“发挥好‘链长制’的协调推动作用,将分散在各产业链的政策,构建‘一站式’无缝连接的创新生态政务服务平台;在工会福利中增设中医药预防保健专项经费,每人500元……”1月25日,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举行了第一次大会发言,10位政协委员代表各自民主党派、界别在会上进行了发言。他们围绕经济、扶贫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建言献策,“金玉良言”引起全场委员关注。
民盟省委会
构建“一站式”创新生态政务服务平台
近年来,国家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启动建设了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我省也正在大力推进。省政协常委刘林芽代表民盟省委会发言建议,以我省3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载体,吸引更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赣发展,助力我省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同时,围绕“区域+区块+平台”,搭建产业创新中心组织体系。南昌航空城、中医药谷、VR科创城等技术密集区,应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聚集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发挥好“链长制”的协调推动作用,构建“一站式”无缝连接的创新生态政务服务平台。
民建省委会
高标准农田实施“田长制” 实行网格化管理
为进一步强化江西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破解其后续管护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难题,省政协委员张明林代表民建省委会发言建议,在高标准农田项目竣工验收后,由中标承建单位预留一部分工程款作为后续管护责任保证金,同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3年左右的维护和保养。
建立各级“田长制”监管责任体系,各级“田长”定期督查高标准农田管护运行情况,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建立各级“田长”与基层执法监察联动巡查机制,对管护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维修、早整改”。
民进省委会
着力培育和打造千亿级竹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为紧紧抓住我省竹基新材料科技创新重大机遇,省政协常委胡国良代表民进省委会发言建议,相关部门设立专项经费,大力支持我省“竹基新材料工程中心”建设,力争早日推出系列竹纤维纺织品、环保薄膜等产品,并在3~5年内建成“国家竹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为竹基新材料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着力培育和打造千亿级竹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统筹推进竹纤维系列产品开发,力争早日在塑料制品、医用材料、装饰材料、日用化工等领域实现产业化,确保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合一”。
农工党省委会
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为更好地发挥我省中医药战疫独特作用,省政协常委林凯代表农工党省委会发言建议,将经过疫情检验、切实有效的中药和中医诊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动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疫情防控。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全面落实中医药预防措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为返赣人员、养老机构人员等免费提供清肺排毒汤。
完善提升省中医院“平战结合”防疫大楼,并在各设区市推广;加快资溪、铜鼓等5县建立中医院,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在工会福利中增设中医药预防保健专项经费,每人500元。
民革省委会
完善防止返贫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机制,省政协委员熊彤代表民革省委会建议,明确重点监测对象,落实动态管理。完善信息监测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孤岛,推进信息共享。
同时,健全农村产业发展机制。积极探索中药材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将扶贫增收与生态产业、农业观光和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相对贫困人口融入电商新业态。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电商服务+便民服务”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高效流通。
九三学社省委会
健全传染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体系
近年来,虽然我省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省政协常委肖礼庆代表九三学社省委会发言建议,健全传染疾病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研判预警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垂直与条块管理相结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通过风险研判提出预警建议,按有关规定发布风险提示。
建立重大疫情下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启动,应急药物与防疫物资筛选评价机制。开展诊断技术、治疗药物及疫苗研发的科研攻关和转化应用,推动公共卫生实验室等创新与转化重大平台建设,提供重大疫情风险协同防范能力。
省工商联
设立锂电产业发展扶持基金
“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能够推动绿色生活、生产。省政协常委李良彬代表省工商联发言建议,政府采购招标时应优先采购省内配套产品,并鼓励市政公交、消防应急、垃圾清运、医疗救助、交警巡逻等车辆采购时,优先考虑省内企业制造的新能源车和电池产品。
同时,组建全省锂电产业发展联盟,对本省产业链配套产品采购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全省锂电产业发展创新联盟;积极引入社会资金,设立锂电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
无党派人士界别
建立新三板后备企业资源库 实施动态管理
新三板提升了赣企进入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助力了“映山红行动”。省政协常委夏英杰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别发言建议,争取全国股转系统支持,尽快设立新三板江西基地。优化挂牌激励措施和奖补政策,将新增挂牌等情况纳入地方考核指标,加强改制、申报等前期补偿。同时,应开辟挂牌绿色通道,帮助拟挂牌、转层或转板企业解决项目审批、税费减免等问题。调动中航、国盛、股交中心协助地方统筹规划,“因企施策”帮扶改制挂牌和后续发展,并建立新三板后备企业资源库,实施动态管理。推动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中,尚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至新三板规范发展。
中共界别
搭建“‘赣’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
近年来,上饶市政协积极探索“党建+好商量”工作机制,不断丰富“‘赣’事好商量”的制度化实践。省政协委员杨文英代表中共界别发言建议,搭建“‘赣’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的平台,省级层面应研究出台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指导性文件,更好发挥基层协商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中的作用;健全市县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搭建“‘赣’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提升规范性,扩大影响力;在乡镇(街道)设立政协工作联络组,推动委员下沉履职,以实现“‘赣’事好商量”常态长效。
特邀人士(香港地区)界别
推进江西更快更好地对接融入大湾区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我省紧邻大湾区,是大湾区与中部地区科技成果和产业转移的通道。省政协委员施纯锡代表特邀人士(香港地区)发言建议,我省要通过发挥区位、劳动力、文化旅游等方面资源优势,深化与香港地区交流合作,尤其要加强与年轻一代的交流交往,夯实赣港两地发展基础,推进江西更快更好地对接融入大湾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