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社区首台“救命神器”落户湓浦街道丁官路社区

近日,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落户浔阳区湓浦街道丁官路社区,这是全市社区首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它将背负着“拯救生命”的重任,服务社区周边三公里范围内的5万户家庭。同时,浔阳区红十字会组织社区居干和红十字志愿者20余人,对如何正确使用AED的进行了培训。

“这个操作比较简单,打开后它会自动讲解,分别有儿童模式和成人模式,将电极片连接除颤器后,解开患者的衣服,按照图片的指示将电极片贴到指定位置,他就会自动工作了。”丁官路社区许主任现场给记者讲解了如何使用该AED除颤器。

AED作为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被称作“救命神器”,不仅仅是因为它可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更重要的是它可被非专业人士使用, AED可自动识别心室颤动,每一步操作都有语音提示,认为有必要除颤就会建议电击进行心肺复苏,按下电击按钮后,即可完成,只要稍加培训,就能熟练使用,适合非医护人员在紧急状态下使用,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有“救命神器”之称。

【延伸阅读】: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2015年2月20日,自动除颤器亮相杭州街头 ,急救有望实现"黄金4分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装了4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每层每个角落都有。2020年10月27日,北京市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简称AED)工作。2022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实现AED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80%以上。(九江市浔阳区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