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3月17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国资委联合召开省国资系统推进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德勤介绍省国资系统推进高质量发展情况。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卢正大,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钟宇晖,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潘亮,省国资委企业改革改组处副处长徐瑛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黎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江西日报记者(文颖 摄)
江西日报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请问省国资委将通过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省属国企加大创新力度?
陈德勤:近年来,省国资委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事关企业战略全局的首要位置,指导推动省属国有企业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有效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接下来,省国资委将在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平台建设、多元支撑上继续用劲使力,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持续推动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研发投入刚性增长约束措施,围绕重大技术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一批重点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力争到2022年末,省属国有工业企业R&D(研究与开发)投入达到3.5%,2025年末达4%左右。
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依托重大科研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育一批创新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创型、基础型高价值专利。全面提升国有企业专利质量,推动国有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有效专利拥有量的比重持续提高。
三是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支持省属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设立或联合组建研究院所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组织,打造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好江铜技术研究院等一批现有平台,积极推动与大院大所合作,用3年左右时间着力在有色、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成和培育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孵化新增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四是努力构建多元化支撑体系。每年从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专项创新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深化与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国开行江西省分行等金融机构的政银企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拓宽企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大力推动企业加大与政府、高校、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建立“政产学研用”高效融合的创新体系。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2020年党中央提出了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省属国有企业将如何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体现更大的担当作为?
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卢正大(文颖 摄)
卢正大:省属国有企业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将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率先发力,力争在全省乃至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是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江西处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构建畅通国内大循环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国有企业要充分抓住这些战略机遇,立足自身产业比较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康养、现代金融、文化出版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支撑作用。
二是争当产业链的“稳定器”。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提升江西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巩固产业链供应链完整性、安全性方面发挥省属国企的支撑作用。
三是更高水平“走出去”。省属国有企业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更开放的心态、更有力的举措,积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项目合作,加大力度对接“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重点项目,不断巩固拓展海外市场,提升“走出去”能力水平。
中新社记者(文颖 摄)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省属国有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请问省属国有企业将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钟宇晖(文颖 摄)
钟宇晖:省国资委将继续坚持欧美前沿战略和亚非开发战略,推动省属国有企业高水平走出去。
一是更高水平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以资源能源、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江铜集团、投资集团、新钢集团、江钨集团、建材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巩固和扩大境外铁矿石、铜精矿、稀土矿、钨精矿、煤炭等原料来源,开辟国际市场和生产基地,在海外获得增量市场。
二是坚持推动企业“抱团出海”。以资源能源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发展产业,以赞比亚江西多功能经济区等海外工业园区为支撑,以产业联合体、战略联盟、抱团出海作为海外拓展方式,打造我省境外优势产业集聚区,推动我省优势产能、装备、品牌和技术走出去。
三是加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布局。积极推进江铜集团等企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海外子公司,加大产品国际市场的投放力度。支持有条件的省属国有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就地吸引、转化、利用发达国家先进人才、技术。
中国江西网记者(文颖 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近日,江西发布了《江西省“项目大会战”(2021-2023年)实施方案》,将大力推动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请问下一步省国资委在项目投资建设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潘亮(文颖 摄)
潘亮:近年来,省国资委和省属国有企业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下一步,省国资委将围绕省属国有企业项目投资方面,开展好以下工作。
一是谋划好“十四五”重大项目。围绕全省国有经济“十四五”的布局,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一批重大新动能培育项目、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一批重大股权投资项目、一批重大海外工程承包和并购项目,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为“十四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指导督促企业强化项目投资建设的主体责任,抓好本企业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准备、建设调度、协同推进等工作,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节点,确保投资计划实施、项目建设有人抓、抓到位、出实效。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库,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调度协调制度,专人专班定期调度重大项目进展,积极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完善投资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事前、事中、事后闭环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指导企业依据规划,聚焦主责主业开展投资活动。修订并落实好投资监管制度,指导企业建立投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形成投资监管合力,及时发现并揭示问题。
江西电台记者(文颖 摄)
江西电台记者:近年来,我省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请问省属国企将围绕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省国资委企业改革改组处副处长徐瑛(文颖 摄)
徐瑛:2021年是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全省国资国企将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紧盯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集中精力抓好三年行动落实工作,确保2021年底前完成三年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努力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在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上走在前列。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资源集中,做大投资运营平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集团,加快提升国有经济的整体效能。
二是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走在前列。加大国内外开放合作力度,多层次开展投资洽谈活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证券化率,着力促使国有企业转机制、增活力。
三是在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上走在前列。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加强员工持股、差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措施运用,充分激发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在增强国企创新研发能力上走在前列。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汇聚创新要素,促进成果转化,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在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上走在前列。聚焦管资本推进职能转变,优化分类监管和考核,强化企业内控监督和风险预警,更多采取法治化、市场化监督方式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凤凰网记者(文颖 摄)
凤凰网记者:在2020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请问省国资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省属国有企业在绿色发展上谱写新篇章?
陈德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国资委和省属国有企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构建绿色发展新体系,为我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贡献国资力量。
一是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双轮驱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资源再生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大力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积极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智能化、数字化工厂(矿山)改造提升,“十四五”规划期内,力争实现绿色工厂(矿山)全覆盖。另一方面,引导省属国有企业牢牢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生、有机蔬菜、粮油等绿色环保产业,加快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二是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双向突破”。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保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优势,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技术改造和绿色发展“数字化”赋能“双向突破”。一方面,推动建材、有色冶炼、钢铁等传统产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在尾矿综合利用、建筑节能、化学建材等重点领域加强研究,集中力量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新环保标准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另一方面,继续支持华赣环境集团等企业做大生态环境大数据,完善预警、分析、研判、决策、执行全链条的数字化应用体系,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三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双管齐下”。持续推动省属国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以全面达到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为目标,大力实施“三废”减排和污染治理“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力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全面推广清洁生产方式,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另一方面,在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领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标本兼治,又要预防新的污染出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