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能”的信念支撑青年求索中国梦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当中科院2017届博士黄国平把这句话写进博士论文的致谢时,他或许不曾想到自己的故事将在2021年的那个四月传诵全网,让辗转于“后疫情时代焦虑”的青年们重新体认希望的力量,重新热泪盈眶。从大山深处的炬光乡小学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家世凋敝、亲朋零落的黄国平半工半读,贫不改志,用一双赤脚测量出故乡周边十里水田的长宽,也测量出一个底层青年能借信念之力凌迈多少艰险。在黄国平屡仆屡起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梦赖以生生相续的精神根基:纵使命途多舛、身负时艰,依然坚守“我能”的信念。

何谓“我能”?对童年黄国平来说,“我能”是考出佳绩后能把奖状贴满墙壁的快乐;对少年黄国平来说,“我能”是客寄他乡却能凭才学赢得师长器重的欣慰,这些疗愈人心的记忆承载着天道酬勤的朴素公平观,点滴汇聚,终成瀚海,鼓励青年黄国平把计算机当成事业,然后为此卧薪尝胆,食苦味甘。“我能”可以有多样的形式、各异的内容,但无论何种“我能”都殊途同归地指向“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同之境,而这恰恰构成中国梦的价值旨归。正是相信并不断验证了这个时代仍孕育着希望,“我能”的信念才会在黄国平饱经风霜的心灵中落地生根,凌寒弥茂。所谓“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古来如此,今亦如此。

今天,我们之所以向黄国平的自传垂泪,不是因为鸿辞丽藻夺人耳目,而是因为“我能”这种也曾被我们攥在掌心的信念,却和流水年华一道从越来越多人的指尖逃散。无论是“小镇做题家”的哀怨抑或是“言必称内卷”的伤感,焦虑的青年望向未来却视若畏途,扪心自问即将身向何处?方此之际,黄国平与命运搏斗的宣言仿佛一声声嘹亮的答语,在青年们的心底荡起层层潮汐。是的,我们似乎又想起昔年那个立志“要改变世界而不被世界改变”的自己,想起那时迎风飞扬的意气。

只是,片瞬的感动往往稍纵即逝,就像青春的盟誓往往屈服于现实。我们需要让黄国平说出的“我能”获得经久不息的共鸣,直至成为亿万青年求索中国梦的信念支撑。事实上,黄国平是坚强的,也是幸运的——他一度被贫穷的梦魇穷追不舍,却在高中这一人生转折点邂逅以人为本的学校、慷慨无私的资助者、慧眼识才的老师,这使他顽强坚守的“我能”得以从信念变成实践,最终重塑了一个底层青年的明天。然而,黄国平身后还潜藏着太多籍籍无名的个体,他们或许也渴望广博的知识,却因家境寒素而对优质教育资源望而却步;他们或许也渴望师长的赏识,却因人脉贫瘠而怀才不遇,一次次重演“骥服盐车”的悲剧。我们需要让黄国平的幸运不再是幸运,我们需要让任何“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青年无论出身何类家庭、就读何类学校、跟随何类老师,都有机会在绝境里获得一双又一双不离不弃的援手。任何敢言“我能”的人必不孤单,就像中国梦注定是人民共同的梦——在亿万人民守望相助的地方,无力者必将有力,悲观者必将前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朱政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