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龚珏) “铁路拐个弯,兴国大发展。”京九铁路和昌赣高铁的开通让更多兴国人和新产业“坐着高铁回家”。那么,两条铁路为何会不约而同地放弃了乘势而下的“快意”,形成一个近90度的“兴国弯”?
4月24日,由江西、福建省委网信办和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发现最美铁路 纵览苏区巨变”大型采风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兴国西站。
在宽敞的西站广场,昌九城际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高级工程师钟亮根告诉记者,兴国多山地丘陵,长期面临交通不便的难题,即便当地物产富饶,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复杂的交通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早在1933年,毛泽东曾在兴国长冈乡开展革命运动时说过’有一天革命胜利了,一要为兴国修水库,二就是修铁路。’”钟亮根告诉记者。
至此,从1993年的京九铁路开工建设,“兴国弯”延长了几十公里的线路两跨赣江,钻山越岭。至21世纪昌赣高铁开工建设,兴国县再次纳入高铁版图,线路延长40多公里,产生了两座超过10公里的长大隧道(万安隧道,13.9km;兴国隧道,10.4km),增加投资40多亿元。
“兴国弯”在圆了兴国人民的铁路梦的同时,也兑现了毛主席对兴国人民的承诺,承载了一代代铁路人的铮铮情结。
自京九、昌赣两大线路“拐”进兴国,峰回路转的兴国按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快进键。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为兴国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在兴国西站不远处的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江西税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的企业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高铁的开通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区域交通,也给企业带来振兴发展的希望。
“因为高铁的开通,我们也能引进到北京、上海高技术人才来到我们这里,原来他们会认为路程太远、交通不方便都不太愿意来,现在包括高校的学生他们也愿意来到我们的企业工作,我们企业也能很好的与高校及科研所进行紧密合作”。江西国兴集团百丈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保华表示,高铁的开通在科研、人才及销售上带来很多的便利。
依托高铁开通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移动,兴国逐步建立产品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条,47家电子信息公司先后入驻。现如今,兴国县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配套设施愈加完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