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老年人的“出行鸿沟”

“衣食住行”这四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也不会有人去打乱它的顺序,但是这并不代表“行”是最后一位,从两条腿走路到如今的汽车、高铁、飞机等等,我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曾经的千里迢迢,如今只是转瞬之间。

于城市而言,我们应有尽有,于农村而言,我们有什么呢,发达一点的地方有农村公交大抵可以满足,可剩下的绝大多数呢,特别是老年人这一群体,可以说农村老年人的“出行鸿沟”越来越宽了,据相关预测,我国老龄人口将在“十四五”期间突破3亿,进入中度老龄化,接过脱贫攻坚战接力棒的乡村振兴更应把目光放在农村老年人的身上,让他们也能走一走、看一看。

临水、临崖、弯急、坡陡,这些可以说是农村交通的“隐形杀手”,农村老年人腿脚又不利索,出行基本靠车,因此,便宜且无需驾照的电动两轮三轮以及老年代步车就在农村飞奔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安全问题。一方面老年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占道行驶、不戴头盔、随意掉头、违法载人,严重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另一方面车辆缺乏安全保障,设计不科学、上路不合法、保险理赔难,一旦发生事故只能是雪上加霜。

结合实际探索农村公交。采取引入交通运输公司专业化运营的方式,通过充分的调研,摸清辖区的老年人口及分布,科学规划公交线路、班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车辆大小,还可探索电话预约或组团出行等运行模式,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完善体制强化车辆管理。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合法性、安全性去考虑,不断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打造一批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交通工具,组织一场配套的驾照考试,同时强化车辆的售卖、登记、保险等源头治理,让老年人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打造平台吸引青年返乡。农村的空心化也是造成“出行鸿沟”的一个因素,乡村振兴就是要把农村空心变实心,打造各类平台让农村产业美、文化美、旅游美,吸引广大青年返乡,老年人也就有了“专职司机”,人更近了,街好逛了,心更暖了。

农村老年人“出行鸿沟”的弥合不仅是为群众办实事,也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农村老年人的“出行鸿沟”越来越窄,乡村振兴的路才能越走越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才能为期日近。(刘敬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