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体验民情冷淡更应实打实解难题

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副处长王林体验外卖小哥的视频在网络上出圈走红。4月29日,媒体传出,副处长王林又转战网约车行业,化身乘客调研网约车司机社保现状。

从变身外卖小哥收获“我觉得很委屈”的体验,到变身乘客与网约车司机深入对话得到“保什么咱不懂”的答复,我们不难看出,王林所体验的,都是当前社会的新兴行业。对于一个负责劳动关系的领导干部而言,这样的体验不仅具有非常精准的聚焦度,而且这种方式也非常务实有效,能看到实情,能听到真话,能找准问题,就事实而言,对于如何保障新兴行业劳动者的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不管是外卖行业,还是网约车行业,众所周知,因为从业的门槛低、人数多、较分散,所以进和出的随意性和流动性都比较大,不仅属于新型的社会职业,在雇佣与被雇佣上也属于新型的劳动关系,权益保障体系建设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正是因为都是新兴行业、新型职业,正是因为存在短板和不足,所以需要领导干部去体验、去调研、去了解,只有把问题和情况摸上来了,才能实打实地解决困难问题。领导干部角色体验,并非简单的“走走流程”“谈谈感想”,也不是单纯地感悟民生冷暖、掌握民生诉求,从体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讲,重点是出实招出硬招、解难题办实事。

从王林体验外卖小哥的感悟中,笔者总结出两个体验结果,一个是这个行业挣钱难,二个是容易受到委屈。而王林在体验网约车乘客之后,笔者也总结出这个行业的两个特点,其一是想挣钱就得不休息,其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虽然,多劳多得是社会劳动的普遍共识,但是如何来保障新兴行业劳动者的权益,值得思考,这不仅需要雇佣方增强保障力度,也需要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政策支撑,既保障最基本的权益,又有逐步增长的薪酬机制。受到打击,心里有委屈,这也需要有平台、有人员、有机构来负责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流动性大、从业人员多、分布范围较分散等特点是新兴行业劳动者参保率低的主要因素,考虑到这些特点,国家或者地方层面能否建立较为灵活的参保机制和参保方式呢?对于困难群体,建议建立政府补贴一部分、劳动者投入一部分、雇佣方保障一部分的三方保障机制呢。同时,建议搭建网络平台,建立更为灵活更为方便的投保方式。

王林问:“你觉得这个城市能成为你第二个家吗?”得到的答复是“我觉得不会的,还是要回家的。”虽然理由是“想学理发”,但是不免让人感到一股心酸。透过这样的对话,我们看到一个昼夜不停、拼命打拼的劳动者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却最终还是要选择回家,不管是因为客观原因的“不能留”,还是因为主观因素的“不想留”,总给人以“城市缺乏温暖”的感觉。为此,如何让这些新兴行业的劳动者心甘情愿地想留在城市,或者如何才能让他们安安心心留在城市,我们的城市管理需要探索针对新兴行业从业者的落户机制,这样,才能让城市更有温暖。李丁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