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设计院:“声光画”中学党史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鲜活

党史学习中,如何做到坚持不懈?如何做到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如何做到贴近企业实际?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步步推进,省交通设计院不断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声”“光”“画”等多项方式方法,将红色基因融入全院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寻常生活中,让党史学习成果在他们心中“激荡起来”。

晨听党史学习“小喇叭”

连日来,38岁的市政设计分院高级工程师田德峰,与枫生快速路北段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组成员一道,每天晚上10点加班加点奋战项目后,带上《中国共产党简史》驱车回家,睡前读上半小时。清晨,又夹着书匆匆来到办公室。在设计院每天的早广播诵读党史的声音中,翻到对应的书页,认真学习起来。

5月份以来,为保证党员干部每天一小时党史学习的时间,养成自觉学习党史的习惯,该院广播开启晨听党史“小喇叭”,工作日时间利用院广播“小喇叭”持续推出党史学习四本必读书目的相关内容。晨听“小喇叭”、夜读党史教科书,已经成为该院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此外,该院微信公众号开辟“学百年党史 读红色故事”专栏,院两级党组织书记和青年为党员群众诵读党史小故事。在院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党支部书记们也踊跃参加,青年同志们纷纷接力,利用业余时间诵读党史。激情飞扬的诵读获得职工群众积极点赞转发。

点亮党史学习“文化墙”

“哇!”电梯开门的一瞬间,生产管理部黄振华被一楼大厅电梯口闪亮的“”文化墙”吸引了,不由自主发出一声赞叹!大厅电梯口是全院职工出入大楼的必经之处、停留之处。过去,该处光线黯淡,已经使用多年的六块立式移动宣传栏放在大厅两侧,显得杂乱、无序。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启动以来,如何升级改造这一处宣传阵地显得尤为迫切。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凸显勘察设计企业特色,设计院精选内容,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制作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三块巨幅灯箱,形成两面宽大明亮的“文化墙”。“文化墙”整体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突出党史学习,展示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二是突出经典设计,展示该院多个优秀经典勘察设计案例。

“文化墙”的设计制作,为该院党史学习教育增添了一块新阵地。党员干部利用工作间隙、餐后等碎片时间在此驻足观看、学习,使党史学习潜移默化的融入了他们的寻常生活。

画好红色元素“设计图”

说起寻找设计图中的“红色”元素,设计院第二公路设计分院党支部书记余少华认为,江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土,有浩如烟海的革命故事和多如繁星的革命先烈,在设计作品中呈现“红色”元素,是交通设计人的使命和责任。他谈道,分院设计的广昌县半岛大桥、怀玉山玉峰连接线等项目设计方案,都凸显了红色元素,彰显了当地光辉的红色革命历程,成为沿线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高级工程师温泉也深有感触。他说,寻访革命旧地不再是党建工作的专属,已逐渐融入设计人的工作日常。在沿着设计线路踏勘过程中,我们都在思考如何将当地的红色资源开发出来、融入我们的设计中,提升公路设计质量,帮助沿线推广红色资源,让我们的设计作品成为新的“红色”教育资源,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该院通过征集红色元素设计图的形式,鼓励勘察设计人员在“画图”的同时,充分学习设计线路沿线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并将红色元素融入到设计图的创作中,融入到桥梁、上边坡、枢纽互通、收费大棚等构造物的设计中。同时,通过保障经费、督导检查等措施,鼓励各基层支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勘察设计业务同安排、同部署,充分利用沿线踏勘、设计回访、地质勘察等外业工作的机会,到当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真正实现学习与生产互融互促。

让党史在花样学习方式中鲜活起来,江西交通设计人的行动力与创新力在学习中得到彰显。随着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省设计院将不断解锁“党史+”新的学习模式,为党史学习教育增添新的活力。(周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