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这些年慢慢消失的老手艺,你还记得吗?

老一辈的总会说

“新一年,旧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

家里的一把雨伞

一双鞋

修修补补总能用个数年之久

广昌过去许多走街串巷

修补各种器具的吆喝声如今渐渐消失

但你若是仔细听!

车水马龙下

好像还有钉钉的敲打声

碰见家里有些物件破损了

老一辈立马就知道该找去哪里

年轻一辈凭着小时候的记忆

来到老街附近走走看看

总是能在熟悉的角落

找见他们

他们,好像一直都在

一个修补摊,

一把大伞,

几张竹椅。

就在中医院对面的路口,

天晴风雨,

黄阿姨干这行20余年了。

修鞋、修伞,

偶尔和老街坊坐着聊聊天,

雨来了就撑伞,

天黑了就回家,

这是20余年来的每一天,

是份生计,也是一份手艺。

这样的修鞋摊,

除了中医院对面,

老街也有。

三两成群的坐在过道下,

里面有一位李阿姨,

80年代就开始做这一行,

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

换伞骨、补零件

大大小小的问题

在他们手下都可以修好

让这把伞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老街往里走

一排排的竹篾制品店映入眼帘

在广昌想要买个簸箕、竹椅...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来到老街

进店一问

大多都是干了几十年的老师傅

高师傅,一编一织50余年

一根竹子到一件家用品的蜕变

都在手艺人的指寸之间

这些传统竹编品耐用又有时间的味道

在广昌

想要做什么事

就得去特定的地方找

几十年如一日

会变,但还在

摆在摊位上的这些还未“开封”的钥匙,

打磨、抛光后就是属于自家的。

一个家门钥匙

要配上好几个,一一分配

家长挂在腰间,走起来叮当作响

小孩用根线绳,挂在脖间

一但粗心丢了,少不了挨顿批

然后老老实实的找配锁匠去

揭师傅,修锁配锁40多年了

往摊上一坐

总是能迎来几个客人

但是如今指纹锁、密码锁登上舞台

大家都开始轻装上阵

钥匙越带越少

配锁匠现在还能等来客人

有些行业却消失在青年的记忆中

“磨剪刀,磨菜刀哦~”

过去走街串巷一吆喝

大家纷纷收拾出家里的剪子菜刀

一起围观的场景

现在成了一代人的回忆

还有广昌现在少见的补锅手艺

老式爆米花机

再难找到的打铁铺子

......

如今还在的手艺铺子

来光顾的也大多是长辈

认准了一光顾就是几十年

手艺人同样也是“守艺人”

他们守着这份有温度的手艺与初心

仿佛只要还能看见他们

就依旧能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温柔

只要看见他们

就还能想起“年少”的自己

看见“年轻”时的广昌

互动专区

大家多久没有去修修补补了?

还认识这些老师傅吗?

欢迎分享自己的小故事~

(广昌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