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7月8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工信厅联合召开“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贵平介绍有关情况。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明成,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琦,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德辉,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高清,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林东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傅云(文颖  摄)

傅云: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贵平先生,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明成先生,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琦先生,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德辉先生,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高清先生,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林东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及下一步打算,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杨贵平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贵平(文颖  摄)

杨贵平: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弯道超车史,创造了工业化进程的世界奇迹,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在这部百年奋斗史诗中,江西工业十分荣幸,亲历、见证了我国工业“乾坤从此换新貌”“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盛况,留下了极其浓墨重彩、可圈可点的一笔。

回眸江西工业百年征程,诚可谓百炼成钢。我们敢为人先、从无到有,从1931年兴国官田中央兵工厂配制的第一杆枪、第一颗子弹、第一枚手雷正式“下线”开始,钨矿厂、盐矿厂、被服厂、造币厂等一批工厂,纷纷在赣南原中央苏区“点火冒烟”,江西成为我们党领导工业化建设的“开山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轻便式拖拉机、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批海防导弹等多个“第一”都诞生在我们江西。进入新时代,我们积极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高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VR成为江西“新名片”、产业规模连续两年实现翻番,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我们披荆斩棘、从小到大,新中国成立以前,江西同满目疮痍的旧中国一样,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工业生产总值仅有2.64亿元,工业类别残缺不全,只能生产少数、少量粗加工产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省工业体系快速建立,现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覆盖191个中类行业。2020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7909.2亿元,约是1949年的1.4万倍、1978年的515倍。今年1-5月,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5760.9亿元,增长40.6%,增速居全国第3、中部第2。我们敢于变革、从量变到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用新发展理念谋划工业改革发展,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江西工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例如我们大气魄、大手笔建成南昌航空城,开启了江西从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跨越的新征程。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2.1%、38.2%、28.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纵观江西工业发展现状,这正是百舸争流。江西工业化进程已跨越中期,正加速迈向中后期,新兴工业大省基本建成。从综合实力看,我省已成功挤入全国中上游。2020年,规上企业利润总额、规上企业数、营业收入和全部工业增加值,分列全国第10、第11、第13、第14,排位均好于我省GDP在全国排位。从产业实力看,一些产业已具备全国性影响力。营业收入过千亿产业达13个,其中:有色过7000亿元,规模稳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过500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8、中部第1,今年1-5月规模首次挺进全国第7;航空突破1200亿元,制造规模居全国第3。同时,部分重点产品产量、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一些细分领域具有绝对话语权。从企业梯队看,大中小企业呈现融通发展态势。2016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万家,2020年末达到13710家、较2015年净增4484家,今年1-5月达14369家。培育过百亿企业28家,其中过500亿元4家、超2000亿元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52家,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7家(国家级3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4家(国家级8家)。

总结百年工业发展经验,可算是百谋千计。我们坚持在战略上加强引领。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战略大调整,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先后实施两个三年翻番、两个三年强攻、两轮工业强省战略,江西工业驶入快车道、换车道,经历过年均增速超20%的“黄金十年”。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4.8%,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财税收入主要来源,就业富民重要渠道,创新创业核心阵地,是我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坚持在战术上力求突破。重点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强支撑,改革开放前,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实施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后,积极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一大批优质项目涌入江西,成为江西工业发展强劲动力,仅“十三五”期间,我省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就达5760项,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3%、高出全国平均8.7个百分点。在集群上求突破、提能级,依托工业园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工业从粗放发展向集约集聚发展转变,培育形成省级重点产业集群100个,过千亿元2个、过500亿元8个、过100亿元88个。在创新上求突破、补短板,形成包括企业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较为完整的创新平台体系,涌现出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规上工业R&D有望达到1%,进一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我们坚持在战法上体系推进。近年尤其是“十三五”以来,以体系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方法,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三大工程”,坚持走改革推动、创新驱动、融合互动、绿色促动、开放带动、安全联动“六大路径”,抓实抓好项目、企业、园区、集群、产业“五大载体”,实现工业步步为营、拾级而上。

展望新时代江西工业,必定是百花齐放。我们思路十分清晰,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省战略,全力以赴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打造一个示范区(中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两个高地(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全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七个全国产业重要基地(有色、电子信息、航空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数字经济)。我们目标十分明确,“十四五”期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位进一步前移,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我们举措十分务实,将聚焦聚力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制造业提质提能、数字化发展、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国内外产业循环畅通等方面,全力推动江西制造向江西创造转变、江西速度向江西质量转变、江西产品向江西品牌转变。

领悟百年宝贵启示,有道是百感心生。我们深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百年来,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的就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从基本国情出发,在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不同发展战略,科学指引中国工业稳步向前、快步向前。开启第二百年新征程,必须更加坚定不移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确保行稳致远。我们深感,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工业经济成就,印证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路子的无比正确性。我们深感,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开放前,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努力满足了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改革开放后,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告别了“短缺经济”,极大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当前,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加高品高质的产品供给,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深感,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开放。我们从90年代谋划建设昌九工业走廊,开启了江西新型工业化之路的先行改革探索,创新设立南昌高新区全省第一个园区,到目前累计建成103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成为全省工业的主战场、主阵地;从积极承接沿海电子信息等加工制造产业转移,到主动谋建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量质的跃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始终是江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深感,必须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江西工业在炮火中走来,在废墟中雄起,在曲折中探索,在挫折中奋进,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超越,靠的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人民军工精神、长征精神等无数精神宝库的滋养。新的时代,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以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务实干练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开创江西工业新的起跳、新的蜕变。

各位记者朋友,百年党史已向世人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以史为鉴,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担当、奋力攻坚,全力以赴开启江西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矢志不渝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江西篇章提供最强劲的动力和最有力的支撑。

谢谢大家!

傅云:谢谢杨贵平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文颖  摄)

新华社记者:刚刚听了杨厅长的发布词,听到江西工业发展历程的“百炼成钢”“百花齐放”等5个“百”巨大成就,非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我想知道,江西工业战线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方面有什么考虑?怎么行动?

杨贵平: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反复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深感到这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全省工信战线将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守初心、担使命、立新功,奋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以实际行动响应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重点从六个方面学习好贯彻好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聚焦学得实,坚决推动学习贯彻走前列。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迅速掀起“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热潮,吃透精神实质,把握实践要求,努力从“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切实做到明理更清醒、增信更执着、崇德更坚定、力行更自觉,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二是突出谋得深,坚决谋好未来发展路线图。立足制造业发展大势,着眼当下五年,展望未来十五年,加快编制出台全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等“1+13+7”系列规划,研究制定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三新”要求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前瞻编制制造强省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引和遵循。

三是立足稳得住,坚决稳住工业运行基本盘。延续稳住今年以来工业运行的良好态势,强化工业运行调度监测,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大会战”,着力提高供给对消费的适配性,深化“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加强企业精准帮扶和经济预期引导,着力夯实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打好打赢“十四五”工业开局之战。

四是聚力立得起,坚决立起产业链主骨架。坚持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牵引,深入实施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工程和产业竞争力提升工程,大力夯实传统产业“底板”、锻造优势新兴产业“长板”、补齐产业基础“短板”和打造新经济新动能“新板”,着力建设创新更强、层次更高、链条更完整的战略性产业链,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五是力促转得快,坚决转出产业升级新天地。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坚行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行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行动、工业低碳行动、重点产业集群提能升级行动等行动计划,推进全省工业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和平台化。

六是确保进得好,坚决挺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聚焦主导优势产业,深入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做强能力、做新动能,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夯实江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产业支撑,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央视网记者(文颖  摄)

央视网记者:近年来,江西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江西工业第一大产业,也培育出像江铜这样的知名企业。请问江铜是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在实现工业强省战略中担当作为?

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高清(文颖  摄)

郑高清:作为省属企业的“排头兵”,江铜始终饱含着制造兴省、工业强省的强烈情怀。近年来,江铜深刻领会并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2+6+N”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产业行动计划,以再造一个江铜的信心和定力,以实施“三年创新倍增”攻坚行动为抓手,坚定朝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一是跑出优质增长“加速度”,发展实力大幅提升。2019年以来,江铜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以铜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主产品产量实现跨越式上升,销售收入一年迈上一个千亿新台阶:

2021年1-6月实现营收2205亿元、完成利税65.3亿元,生产阴极铜89.9万吨、黄金38.87吨、铜加工产品87.29万吨,分别较2018年同期增长94.85%、52.29%和24.19%、193.58%、54.77%,向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江铜赤诚之心!目前,江铜营收指标以及阴极铜、铜加工等主产品产量均位居全球铜行业第1位,中国市场每7吨铜当中,就有1吨产自江铜。黄金产量也进入全国前三。

二是把准投资建设“方向盘”,发展基础全面夯实。通过战略投资世界级矿业公司第一量子,收购国内头部黄金上市公司山东恒邦股份,进军墨西哥、哈萨克斯坦铜、钨矿产资源,提速推动武铜三期(10000吨/日)、银珠山铅锌银矿建设、江铜国兴18万吨铜冶炼重点工程项目落地,在资源增量上不断积势蓄能。15000吨/年高抗拉锂电铜箔项目、10000吨/年高铜合金板带项目、8000吨/年特种漆包线项目均已实现投产,江铜高端铜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推进与赣州新镧系公司合作控股稀土下游深加工企业,全力推动稀土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产业结构布局优化,江铜产业链进一步得到做实做强做优。

三是下好下活创新驱动“先手棋”,发展动能不断充盈。为江铜研究院新建研发中心大楼、中试车间,配置了一流的科研设备设施,同时组建了一支百名博士、硕士高端科研团队,在单壁碳纳米材料、石墨-铜(铝)复合材料、5G高频高速铜箔等高端新材料产品研发上成效显著。三年来,江铜累计完成研发投入超100亿元,获得专利授权413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江铜与中科院沈阳金属所、宁波材料所、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南大学,江西科学院等大院名校也开启了实质性战略合作,在稀散金属应用、高端合金材料研发、稀土新材料上加快推动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蝶变。大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目前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6家,多项代表性生产技经指标实现世界领先。

四是用好用足改革“催化剂”,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并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完成以大党建为引领,大风控、大协同、大监督、员工职位体系、全面预算管理、对标创标、企业文化建设为支撑的“1+7”八位一体管理新模式,内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精准发力“映山红”行动,铅锌板块整合上市、稀土板块资产证券化、铜箔公司混改及股改、金融产业组团协同工作稳步推进。引进战投组建数字化公司,江铜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因改革成果显著,获评国务院“双百行动”综合改革江西唯一A级企业。

五是始终强化“责任担当”,引领作用充分彰显。江铜自疫情稳控,就率先启动全面复工复产,并想方设法为省内用铜企业供应阴极铜39.48万吨,消化省内企业冶炼铜原料42.46万吨,帮助企业渡难关;近三年在省内投资也将超百亿元,并通过产业带动,全力助推鹰潭打造“世界铜都”;战略重组吉安江西电缆厂,使得停产八年之久的江缆公司迅速重获新生,成为全省唯一可生产500KV超高压线缆的企业;派出多个专家团队为省内民营铜加工企业帮扶指导、提升效能效益。通过主动作为,江铜为我省有色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助力协力作用。

迈入“十四五”,江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加快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持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有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强化风险管控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合作上不停步、不松劲、不自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全力打造铜、黄金、铅锌、硫化工、稀土、金融、贸易、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九大高质量产业体系,为早日实现我省“有色金属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目标作出江铜贡献。

中国化工报记者(文颖  摄)

中国化工报记者:传统产业在江西经济中占重要地位。2018年,江西提出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请问行动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效,下步我们江西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又有什么举措?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明成(文颖  摄)

江明成:传统产业占我省工业比重约七成,在江西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把它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选择有色、石化、钢铁、建材、纺织、食品、家具、船舶等八大传统产业,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数字化、绿色制造、产能治理、质量品牌、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集群优化等八大提升行动,遴选了1个设区市和8个县(市、区)开展先行先试,并予以财政资金支持。

至2020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总的来看,我省传统产业转型步伐持续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在八大行动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营。比如,在两化融合方面,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赋能,实施企业上云行动,推动企业“入网上云”,渝水区建设了全省首个“区块链+带钢供应链平台”,实现整体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和降本增效。再比如,在绿色发展方面,积极打好传统产业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打造了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高安市引入全自动煤制气“济民可信清洁能源项目”,建筑陶瓷基地企业生产更加清洁化,等等。与此同时,我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也得到了国家部委的充分认可。吉安市作为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获国务院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九江市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场会上作发言;萍乡市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支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均为我省首次。

下一步,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总体思路就是围绕把江西打造成为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的目标,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做强、做精、做优、做大,再造我省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全省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重点在新技术新业态与制造业融合、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比如,在智能制造方面,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升级改造,探索建立智能制造示范区;在高能级产业集群培育方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完善集群生产、服务、配套体系,推动有条件的集群率先建设数字化集群;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方面,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大力推进重点传统产业低碳减排碳达峰工作,制定分行业绿色改造路线图,加快企业绿色化改造提升,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创建,培育绿色设计产品,建设绿色供应链,等等。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今年是南昌高新区设立30周年,能否介绍下,30年来我们高新区取得的发展成就和下一步发展规划。

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德辉(文颖  摄)

刘德辉:南昌高新区创建于1991年,今年刚好是建区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在省市的关心指导下,南昌高新区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给大家报告几个数字,2020年,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六年进位赶超,跃升至第26位,站稳“第一方阵”。我们的营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工业营业收入在全省率先突破3000亿元大关。目前,我们有9家企业年销售过百亿元,有4家企业市场份额全球第一,8家企业市场份额全国第一,有 18家总部在高新区的上市公司,23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企业,560家高新技术企业,区内企业总数达到2.2万家。

二是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主攻高端制造业,南昌高新区形成了以航空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材料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新材料、电子信息先后迈入了千亿产业行列。手机、飞机、LED,是高新区的产业IP。手机指的是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形成了年产3亿部手机、笔电、穿戴设备的产能,是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生产基地;LED产业拥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在硅衬底技术方面全球领先,形成了从设备、材料、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航空制造产业再创辉煌,南昌航空城初步建成,洪都公司完成整体搬迁,中国商飞的ARJ21、C919、CR929三大机型在这里全面布局,江西飞机从我们的瑶湖机场源源不断地飞向蓝天。

三是创新活力不断激发。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全面推进、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成开园。目前,我们既有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航空研究院等本土研发平台,也引进了中科院、中山大学以及华勤等一批大院大所大企在我区建设创新研发平台,2020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我们有很多技术,经历了从过去的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领跑。比如,硅衬底LED技术,开辟了全球第三条蓝光LED技术路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尤其是硅衬底黄光LED,技术在世界领先;中微半导体的MOCVD设备,打破了外国垄断,并实现了技术超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同时也是南昌高新区三十而立之年,我们整装再出发,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南昌高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一是树立高远目标。我们喊出了一句口号:“挺进全国二十强,打造万亿高新区”,也就是说,力争到“十四五”末,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进入前20强,园区总收入突破10000亿元。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在新一轮发展中,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重点规划建设中国(南昌)科学岛、江西省高层次产业园等重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紧盯产业不放。全面策应江西省“2+6+N”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突出重点产业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在完善产业链,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南昌电视台记者(文颖  摄)

南昌电视台记者:江西,可以说是人民军工的摇篮。而洪都则是江西国防科技工业的一张靓丽名片,有着厚重的历史。请林总介绍下,洪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以及新时期如何续写新的华章。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林东(文颖  摄)

林东:航空工业洪都于1951年4月23日建厂,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和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地。从放飞新中国第一架自主制造的初教五飞机开始,洪都公司自主研发、锐意创新,先后研制生产了教练机、运输机、强击机、农林机、海防导弹等多型号产品,积极进入大飞机、民用产品领域,致力于国防能力建设,服务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成长为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军工企业集团。洪都公司以“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为初心使命,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支柱力量,是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关键保障力量。

从当年的“大干ー百天,为制造祖国第一架品质优良的飞机而奋斗”,到现在的“忠诚奉献,逐梦蓝天”,洪都公司传承南昌“打响第一枪”、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首创精神,在实干中奋力实现企业的“兴”和“强”。

进入新时代,洪都公司始终坚持强军兴装首责,以航空城搬迁建设为战略契机,大踏步推动能力建设,航空装备体系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瑶湖机场建设创造了“江西速度”,成为中国航空的一张亮丽名片。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洪都公司党委将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传承红色基因,把强五精神和洪都精神融汇到航空报国精神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优做强做大航空等优势产业”重要指示精神,肩负航空龙头战略牵引的重大使命, 把航空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具体到产业集群上,要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地方政策支持,建立覆盖装备研发、集成交付、维修服务保障等全生命周期的数智航空工业能力新体系,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和开放式科研生产体系,进一步形成以洪都为核心的航空配套制造业集群,打造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航空产业生态链。产业拓展上,积极参与民机大部件制造和试飞交付业务,巩固国产大型民机集成供应商地位,并以初教-6取得TC/PC证为契机,推进初教-6民用型发展,增强民用市场竞争力;以南昌航空城为平台,引进相关合作方,建设南昌航空维修基地和服务保障基地,构建面向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维修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瑶湖机场资源,建设货运空港平台、航空应急救援示范平合,致力于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专业性货运枢纽。产业科技创新上,企地精诚高效合作,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推动重大技术攻关,积极争取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落户江西,比如积极筹建国家飞训效能工程研发与飞训人才孵化保障中心,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加速新质战斗力生成,在“两个百年”“两个大局”的战略关口彰显新中国航空工业摇篮企业的历史担当。

经济晚报记者(文颖  摄)

经济晚报记者: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速增效,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的赋能。能否介绍下近年来江西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打算?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何琦(文颖  摄)

何琦: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两个主抓手、主渠道。近年来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采取了务实举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

第一,数字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子信息产业去年规模达到5253亿元,据全国第8、中部第1,今年1-5月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约2327亿元,已经进阶至全国第7位。物联网及关联产业发展迅猛,去年突破了千亿大关,今年1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虚拟现实产业从无到有,连续三年举办世界VR产业大会,成为江西招引VR龙头落户的金字招牌,产业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企业密集落户,全省VR企业近400家,华为、阿里、微软、高通等全球VR相关领域头部企业纷纷落户,未来发展可期。

第二,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我们打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比如,在化工行业我们召开全省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会,组织全省100多家化工企业、26家化工园区和全国20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对接,企业积极性都非常高。我们从应用场景、智慧工厂、示范园区三个方向开展“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培育了10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30余家“5G+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打造了300余个5G应用项目。全省两化融合向深度和广度迈进,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达218家,企业上云数量3.3万余家。我们打力推进智能制造,累计应用智能装备18726台(套),实施“数字车间”1332个。

第三,新模式培育成效不断显现。7个项目入选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4个项目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5个项目获评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全省开展服务型制造企业比例26.3%,开展个性化定制企业比例8.9%,网络化协同企业比例34.9%。 

上个月初,刘奇书记主持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号召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我们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努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布局新基建。会同有关部门抓好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展数字产业,巩固电子信息、物联网、VR等优势产业,培育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等前沿产业。三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对接会,分行业编制产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四是推动融合发展,加强对外战略合作,借助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生态优势,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五是发展数字化服务业,培育和孵化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提升数字产业支撑能力。

傅云: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