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朱烨)“截至今年6月30日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全省PM2.5浓度为30μg/m³,继续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在今天召开的江西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江西生态环境报告。

龙刚说,今年上半年,江西全省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建成5个,数量列全国第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6个,数量居全国第五;省级生态县(市、区)34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17个,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2020年我国首次向全球宣布,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其中,2020年11月,江西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推动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截至7月1日,全省累计开展会议碳中和84次,合计1942人次,中和碳排放5990吨,成交金额为8.3万元。
此外,我省还全力打造江西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制定实施了《江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办法。
“出台了《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和《江西省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龙刚介绍说,我省还编制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4个技术指南,回答基层最关心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怎么选、怎么建、怎么管”等问题。
当前,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正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着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努力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