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黄玉婷 摄)
7月16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南昌海关联合召开2021年上半年江西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南昌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李宇介绍2021年上半年江西外贸发展情况。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尹静浪,南昌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奇峰,南昌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万彬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黄玉婷 摄)
新华社记者:今年上半年江西外贸实现两位数增长,二季度外贸规模再创新高,请问,拉动外贸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南昌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奇峰(黄玉婷 摄)
黄奇峰:从国际国内大环境看,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带动了外部需求增加;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国家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江西稳外贸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江西情况看,拉动上半年全省外贸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外贸稳中加固的基础进一步夯实。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江西进口铁矿砂、铜矿砂等大宗商品208亿元,同比增长3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占进口总值的35.4%,比重提升了7.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钢铁、汽车、农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了78.5%、75.6%、27.3%和52.2%,这些都有力弥补了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外贸结构调整造成的缺口。
二是高水平开放平台增长迅速,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优势凸显。上半年,江西4个综保区合计进出口107.9亿元,增长1.4倍,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15.6个百分点。上半年,江西跨境电商业务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分别为去年全年的4倍和1.3倍,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的进出口值拉动了全省外贸增长9个百分点。同时,海运集装箱价格大涨,增加了铁路运输的相对收益,我省以中欧班列为主的铁路运输进出口增长84.2%;通过昌北机场航空运输进出的国际货运量4.8万吨,增加了1.2倍。
三是新增有外贸实绩企业1700多家,市场主体活跃度显著增强。上半年,全省有实际进出口业绩的企业4985家,增加14.8%。其中,新增企业1714家,进出口667.8亿元,占全省外贸比重的29.4%,其中出口604.3亿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比重的35.9 %。
总体来看,上半年江西外贸量稳质升,尤其是在去年同期进出口增幅连续多月保持全国第一的情况下,仍同比增长14.8%,实属不易。
江西日报记者(黄玉婷 摄)
江西日报记者:疫情期间,江西外贸能持续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这也得益于我省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请问今年以来南昌海关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哪些新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尹静浪(黄玉婷 摄)
尹静浪:南昌海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海关为人民”,聚焦降成本、优环境,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努力在服务我省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做示范、勇争先。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出政策强扶持,更高水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及时对接海关总署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制定出台我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4项改革创新措施,对标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全力优流程、降成本、压时间、提效率,其中深化“两步申报”改革、优化高级认证企业(AEO)布控指令和优化原产地签证作业等14项措施成效显著。6月我省两步申报应用率72.3%,位居全国第1。上半年通关效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6月,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扣除国内运输段)18.63小时,出口0.43小时,通关效率均位居中部六省第1位。
二是深改革提效率,更大力度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深入推进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改革,畅通南昌、九江水运码头进出口双向快速通道,企业可提前预约进口到港卸船和出口抵港装船时间,货物运抵港口后可直接卸船或装船,实现货物物流全程“不落地”的“点对点”服务,企业物流成本和时间压缩近30%。今年3月,创新在赣州铁路场站开展中欧班列出口货物“抵场直装”试点,进一步压缩铁路运输方式下的物流成本和物流时间。
三是强服务助发展,更深层次帮扶企业办好实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十百千万”服务计划为抓手,深入开展江西十大重点产业分析;为百强重点企业选派联络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对千家中小型企业开展调研,充分了解企业困难诉求,今年以来我关赴企业开展调研459次,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共计730个;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万家在注册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共计85场次。
四是搭平台打通道,更宽领域拓展新兴业态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等战略,以服务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搭平台打通道,促进新兴业态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井冈山综合保税区顺利封关运作,为我省“保税+”业务的发展增添了浓厚的一笔。跨境电商1210和9610业务持续蓬勃发展,今年7月1日顺利开通跨境电商B2B业务,再次为我省跨境电商新业态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推动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与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双区联动”项目列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江西的“航空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以超常规举措服务江西国际航空货运超常规发展,我们从全关区抽调精干力量充实昌北机场海关,对航空货运企业开展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提高货物口岸通关效率,发挥跨境电商、邮件等口岸功能叠加效应,形成口岸物流集聚。
江南都市报记者(黄玉婷 摄)
江南都市报记者:刚刚听介绍,今年1月,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与中国(赣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双区联动”签订合作协议,我想问问目前“双区联动”项目发展情况怎样,海关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该项目发展?
南昌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万彬(黄玉婷 摄)
万彬:去年年底,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寻求与国内某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共同开展“双区联动”项目。我关积极推介我省内陆开放政策利好,1月26日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与中国(赣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双区联动”合作协议正式签约。2月9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举办,“双区联动”项目列入峰会成果清单。
南昌海关积极支持该项目,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一是成立工作专班,重点协调解决“双区联动”问题,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见效。二是支持中欧班列发展。制定并落实我关支持中欧班列发展16项措施,促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上半年开行中欧班列238列,同比增长122%。3月15日开通抵运匈牙利的中欧班列。三是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推进我省3个综试区5个地市陆续开通跨境电商业务。特别是7月1日全国放开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首日,我省3个地市4个海关同时发力顺利开通该项业务。四是促进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融合发展。以赣州国际陆港为着力点,叠加汽车整车口岸、肉类指定场地、跨境电商9610场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物流集聚、业态融合、优势叠加的我省内陆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5年增长近10倍,新业态新模式已成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下一步,南昌海关将持续加大强监管优服务力度,支持促进跨境电商与中欧班列融合发展,支持指导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设,会同省电子口岸共同提升我省跨境电商电子化信息水平,抢占跨境电子商务技术高地,不断为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海关力量。
中国江西网记者(黄玉婷 摄)
中国江西网记者: 我想问问,对于今年下半年江西外贸走势,南昌海关有怎样的判断?
黄奇峰:关于下半年江西外贸走势,经过调研分析,我们有三方面的总体判断:
一是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变。上半年江西外贸进出口、出口规模排名与去年全年持平,环比增速居全国前列。上半年进出口环比增长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其中,出口环比增长1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7.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
二是稳步运行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力挺跨境电商发展,7月1日起跨境电商B2B的出口试点在全国推开,江西跨境电商发展有望步入快车道。受“碳中和”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需求大幅增长,江西锂电、稀土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上半年,氢氧化锂、人造石墨等锂电产品出口增长42.2%,稀土及其制品出口增长87.8%。
三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给外贸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境外主要经济体生产恢复带来供需缺口不断收敛,阶段性、特殊性因素对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减弱。国际运费上涨、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汇率波动给我省外贸企业带来了“三重压力”。芯片供应短缺持续发酵,对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加上去年下半年高基数的因素,江西外贸运行仍面临不小的压力和挑战。
下一步,南昌海关将统筹推进口岸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实施“十百千万”服务计划,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积极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全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贡献海关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