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住房城乡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7月20日,江西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联合召开“百年辉煌红土地 感恩奋进谱新篇”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住房城乡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介绍江西住房城乡建设取得的成就及思路举措。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章雪儿,省住建厅副厅长李道鹏,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海涛,省住建厅副厅长熊春华,省住建厅副厅长江新洪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文颖 摄)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江西省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先生,一级巡视员章雪儿先生,副厅长李道鹏先生,副厅长王海涛先生,副厅长熊春华先生,副厅长江新洪先生,请他们介绍我省住房城乡建设取得的成就及思路举措,并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请卢天锡厅长作介绍。

省住建厅厅长卢天锡(文颖 摄)

卢天锡: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情况。借此机会,我代表省住建厅,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各位媒体朋友对江西住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百年奋斗,百年辉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江西住建事业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创新、不断跨越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住建部的精心指导下,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全省住建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江西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力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并先后启动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重大惠民工程,基本解决了城乡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目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81年的13.1、10.1平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50.5、64.6平方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223.4万套,直接投资达6267亿元,约600万棚户区困难群众“出棚进楼”;建设经济适用房10万套,每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万户左右,建设公租房77.63万套,帮助250万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改造老旧小区3469个、惠及群众102.24万户,既有住宅完成加装电梯444台,居住环境得到完善提升。202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志在我省考察保障性住房工作时,对我省公租房保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二、江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与品质显著提升,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9.5%上升到2020年的60.44%;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704平方公里,是1983年的8.56倍;城市道路长度、面积分别达12656公里、26279万平方米,分别是1953年的81.4、221倍;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实现历史性突破,南昌地铁一、二、三号线相继投入运行,四号线预计今年年底开通;城市用水普及率98.6%,而1953年仅有3.6%的城市居民能用上自来水;城市生活燃料由煤柴为主改为燃气为主,城市燃气普及率97.6%,比1983年提高89.7个百分点;城市桥梁1114座、排水管道长度20023公里,分别是1953年的29.4倍、156.4倍;设区市城市建成区33处黑臭水体完成整治,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97.48%,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30座、日处理能力2.67万吨,比2015年底新增29座,新增日处理能力2.55万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园林绿化三大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列中部地区第一,是率先在全国实现设区市全部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省份;先后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留住了城市记忆。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着力整治脏、乱、堵等“城市病”,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设施,推进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美丽城市、文明城市建设,走出一条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彰显江西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城市发展之路。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对我省集中解决群众出行难、如厕难等问题给予充分肯定。

三、江西村镇面貌焕然一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镇建设行动,村镇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任务,2020年底,全省80.57万户建档立卡户全部确认为住房安全。2009年以来,全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21万户,惠及420余万困难群众。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厅村镇建设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清扫保洁市场化、分类减量资源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前2年通过国检验收,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496个建制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全国首创编制《江西省传统村落整体保护规划》。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343个,公布历史建筑2177处,调查登记传统建筑和红色建筑2万余处,抚州市被确定为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全省历史文化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赣鄱文化软实力得到有力彰显。

四、“江西建造”成为靓丽名片。建筑业是重要的先导性、基础性产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经济贡献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将其作为14个重点产业之一,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由分管省领导领衔推动,全省建筑业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我省建筑业发展“逆势上扬”,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650亿元,同比增长8.87%,增速保持全国前列,建筑业总产值在全国排位由2016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3位,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保持在8%左右,年均为全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约160万个。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省建筑企业总数在2020年底达到1.3万余家,特级企业达到22家,特级企业数量在全国排第13位。2020年完成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40.64亿美元,排全国第9位。加快转变建造方式,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江西成为全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省,赣州市、抚州市列入国家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8家企业列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不断提升建造水平,省内获国家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18项,创“杜鹃花奖”144项、省优质建设工程奖415项,建筑施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江西建造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五、江西住建改革活力竞相迸发。我们始终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住建事业发展全过程,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住建领域改革创新多点突破、亮点纷呈。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00余项精简至79项,全流程审批时限由原来的200多天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内,最短18个工作日。2020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显示,江西等3个省份企业对投资项目审批速度加快感受最强烈;住建部公布2019年度改革评估结果,我省列全国11位、中部第1位。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放到底、管到位、服到家,“江西住建云”平台建成上线,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一次不跑”网上办,简单变更事项实现“智慧审批”秒办结,全部实行电子证书。我省依托“赣服通”打造智慧公积金的经验做法入选国家“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疏解行动”优秀案例。疫情期间,大力推行“不见面办理、不间断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共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4.59亿元,免缴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6.21亿元,全省以保函形式缴纳的四类保证金460亿元。此外,我们还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有序承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勇于自我革命,激发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活力。省住建厅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等称号。

江西住建事业蓬勃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一个缩影,也是江西红土地上演绎的一部奋进故事。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建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把“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深化住建领域改革,促进全省住建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朋友!

徐承:谢谢卢厅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记者(文颖 摄)

人民日报记者:据了解,今年3月住建部和省政府签署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请问卢厅长,协议签署以来,我们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安排?

卢天锡:2018年底,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创新城市治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城市,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确定了“一年有提升、突出重点治顽疾,两年上台阶、完善设施补短板,三年进一流、彰显特色提品质”的工作目标。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加强,特别是在完善设施补短板的过程中,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江西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的做法,得到了住建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住建部王蒙徽部长对江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认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我们在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找准城市的短板和弱项,更有针对性地完善城市的功能与品质,在全省11个设区市开展了城市体检,并选择在11县级市和县城探索开展县级城市体检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城市体检发现问题,通过城市更新诊疗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子。住建部对江西的探索非常重视并给予极大支持,认为我们在全省设区市全面开展并探索在县级市和县城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要求,为全国作了示范。3月25日,住建部与省政府签署了《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住建部将在城市体检的技术支撑、体检成果转化的项目支撑等方面给予江西指导和支持。

协议签署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4月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易炼红省长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吹响了在全省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的号角。省住建厅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发挥协调抓总作用,快速行动、全力推进,全省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健全了组织架构。住建部和省政府共同成立了部省共建领导小组,由王蒙徽部长、易炼红省长共同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住建部8个主要业务司局和我省21家相关省直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建厅,抽调了专人、组成了专班推动这项工作。同时,为保证全面体检的质量,我们还建立了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的省级专家库。

二是明确了工作任务。在去年11个设区市和每个市1个县开展城市体检的基础上,今年推进了城市体检县城以上全覆盖,开展了城市体检技术培训,印发了今年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提高了城市体检评估的考核分值。省级层面还在去年安排1430万元城市体检工作经费的基础上,今年再安排工作经费3250万元,用于市县开展城市体检。

三是细化了评估指标。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等十个方面,去年构建了“112+N”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今年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结合城市安全韧性研究、城市营建等专题研究成果,完善了城市开发强度、组团规模、生态廊道和城市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等的布局、结构、密度、强度等指标,形成了设区市“118+N”和县级“115+N”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四是转化了体检成果。结合城市体检发现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谋划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2019年以来,各地共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17371个,完成投资11463.42亿元,有效诊治了一大批“城市病”。比如,我们积极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垃圾围城”问题;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和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让城市告别“看海”现象;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行动,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有效缓解城市“如厕难”“停车难”“上楼难”,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住建部的精心指导下,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人、财、物全面配套,高标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动机制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争取尽快印发实施《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城市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建立“住建牵头统筹、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确保省部共建目标任务落实落细。

二是强化督导考核。落实“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指导督促各地紧扣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任务有序推进、成果高效转化。

三是积极争取支持。争取国家政策和重大项目向江西倾斜,在政策指导、技术支撑、人才培养、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试点示范等方面,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住建部的支持,争取支持江西城市更新工作先行先试,为江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所以,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抓住这次部省合作的机遇,努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目标,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城市。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建筑业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省政府去年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大力促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请问全省建筑业发展情况怎么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章雪儿(文颖 摄)

章雪儿:近年来,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打响新时代建筑业转型攻坚战,全省建筑业的总量、税收占比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凸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实现产业规模与企业实力“双提升”。我省建筑业迈出了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4万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增速长期保持在全国前列。建筑业总产值在全国排位由2016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13位。今年上半年,预计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同比增长20%左右。

二是坚持链长引领与政策支持“双驱动”。时任分管副省长吴浩同志亲自担任链长,经常深入企业调研、调度推进工作,两次召开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会,并召开全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电视电话会。研究出台了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复(开)工系列措施、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23条措施等,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我省建筑业复工复产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住建部高度肯定。

三是推动转型发展与走出去发展“双接轨”。主动适应建筑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趋势,切实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2020年,我省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2491万平方米,列全国第10位,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同时,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2020年,全省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40.64亿美元,总量居全国第9位,同期新签合同额39.05亿美元,同比增长4%。江西国际、江西中煤、中鼎国际、江西水建、江联重工、江西建工等6家企业入选“2020年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250强”,入选企业数量及排位均为历年最好成绩,保持“全国领先、中西部第一”。

下一步,我省将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结合江西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建筑产业补链、扩链、强链的新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完善工程建造组织方式,大力推动绿色建造,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突出抓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全力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保障2021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实现全省建筑业“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江西电台记者(文颖 摄)

江西电台记者:省住建厅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主管部门,请问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个最大民生问题,下一步将如何巩固拓展改造成果?

省住建厅副厅长李道鹏(文颖 摄)

李道鹏:农村危房改造是解决“住房安全有保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决定性工作。自2009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市、县住建系统和乡村基层干部、专业技术骨干10多万人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汇聚成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的坚强力量,经过12年接续奋斗,全省共投入中央、省级资金153亿元,改造121万户农村危房,惠及420余万困难群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年之问在新时代赣鄱大地书写了圆满答卷。我厅村镇建设处也代表全厅、全省住建系统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我厅作为省级牵头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心谋划。每年根据国家政策,协调省直有关单位精心研究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改造任务、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和改造要求,配套出台相关技术标准,保障工作实施。

二是精准识别。严格把握好政策标准,精准确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即必须是经济困难、住房危险的农户。通过建立“三级筛查、三部门联审、两榜公示”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危房改造对象的认定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分类实施。针对农村房屋危险等级、农村低收入群体建房能力千差万别的情况,我省分类施策,采取维修加固、拆旧建新、兜底保障、盘活利用集体公房、幸福大院安置、发动亲属帮扶等多种方式保障困难群众住房安全。

四是保证质量。强化危房改造质量监管,实行建房全过程巡查和竣工验收。针对农房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我厅先后组织设计并推广免费农房图集、开展工匠培训,组织省内高校、建筑、设计单位抽调专业人员近千人次,连续多年开展送技术下乡服务,对全省100个县(区)实行危房鉴定、改造施工等环节的技术帮扶全覆盖,切实解决县乡基层缺少技术力量的问题,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五是严格监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以来,每年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省级考核验收和绩效评价。实行常态化实地督导,特别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期,我厅由厅领导带队开展高频次、不定期的暗访调研,不打招呼、直插现场,看实情、督进度、保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深化技术下乡服务,持续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记者(文颖 摄)

江西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记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请问我省在城镇住房保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采取了哪些做法?下一步有哪些具体措施?

省住建厅副厅长王海涛(文颖 摄)

王海涛: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

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全省住建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住房保障工作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解决城镇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截至目前,累计建成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11.4万套,帮助850万余人圆了“安居梦”。国务院2019年将上饶市、2020年将宜春市作为落实棚户区改造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进行了通报表扬。202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视察我省公租房时指出“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他在住建部召开座谈会时再次指出“去九江看了公租房,出乎想象的好”“江西是实干真干”。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我们扎实推进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让城镇住房困难群众“有房住”。自2006年以来,我省先后开展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2012年开始,为统筹保障性住房房源,我省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三房合一”“并轨运行”,统称为公租房,主要解决城镇户口或在城镇稳定工作6个月以上已办理居住证,无住房或家庭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含)以下,经济收入低于城市确定的收入标准的住房困难群众。我省实行的“三级审核、三榜公示、公开摇号、公平分配”准入和分配制度,得到了住建部的肯定和推广。公租房保障主要采取“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两种方式。实物配租方面,截至目前我省已建设公租房77.63万套,分配率达98.6%,根据经济收入情况,租金是市场租金的10%-40%,约250万住房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租赁补贴方面,全省财政每年平均发放补贴约2.2亿元,按照市县财政状况和市场住房租金情况,各地通过发放租赁补贴每年支持约10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到市场上租房。

第二,我们扎实推进了棚户区改造,让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新房”。自2009年以来,我省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重点对50户以上集中成片的脏乱差和设施落后的城市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国有林垦区棚户区进行大规模改造。我省棚户区改造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尤其是2018年、2019年、2020年棚改总量分别列全国第8、第1、第3位。我省棚改的经验做法也得到住建部肯定推广,如南昌市就破解棚改资金难题的“1+6+X”模式,在全国年度棚改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223.4万套,其中城市棚户区168.23万套,国有工矿棚户区8.08万套,国有林垦棚户区47.09万套,约600万棚户区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住上了新房。

第三,我们扎实推进了老旧小区改造,让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好房”。自2019年以来,我省开始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改造:城市或县城(城关镇)2000年底前建成的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根据小区情况和群众意愿,改造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基础类改造主要是改造提升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完善类改造主要是改造或建设周边绿化设施、无障碍设施、停车库(场)等配套设施,提升类改造主要改造或建设小区及周边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幼儿园等教育设施等服务设施。2019-2021年,全省纳入中央财政补助支持的城镇老旧小区共3469个、102.24万户,户数总量居全国第8位。截至目前,改造完成2165个小区、57.99万户。

下一步,全省住建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住房保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我省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织密织牢住房保障网,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提高住房保障能力,让更多的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优居。一是重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据摸底统计的6243个老旧小区、160万户的改造。二是继续抓好公租房的建设和管理,做好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工作,进一步保障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三是因地制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完成年度的开工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住在棚户区的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四是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我们将按照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研究制定我省贯彻落实措施,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力缓解我省人口净流入城市和省政府确定城市的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

新法制报记者(文颖 摄)

新法制报记者: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请问我省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住建厅副厅长熊春华(文颖 摄)

熊春华: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了“净水、净土、净空”“百日攻坚”“治脏、治堵、治乱,净化、序化、美化”、城乡重点区域整治、中心城区精细化提升整治等多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城乡环境大为改善。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市容市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出行更畅通了、秩序更规范了、街道更整洁了、地面更干净了、空气更清新了。

二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扎实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不断加大民生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投入,城市功能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是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各地探索形成了一批长效机制和制度法规,为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在,赣鄱大地呈现出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空气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秀美画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要求,聚焦补短板、建机制、促长效,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不断强化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农贸市场等环境问题集中区域整治,加快推进环卫市场化、专业化、机械化;深入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

二是推进美丽集镇建设。切实补齐集镇环境短板,加快完善集镇服务功能,努力彰显集镇地域特色,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更靓丽,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经济晚报记者(文颖 摄)

经济晚报记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2019年6月我省部署开展了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请问我省改革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省住建厅副厅长江新洪(文颖 摄)

江新洪: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两全四统一”(两全:全流程、全覆盖;四统一: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要求,统筹推进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改革目标。2020年8月,住建部公布2019年度改革评估情况,我省列全国第11位、中部第一(湖北未参加)。

一是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减、放、并、转、调”将审批事项精减到79项。根据不同工程类别,分9类制定审批流程图,将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20个工作日内,最短的18个工作日。2020年,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均用时75个工作日。

二是统一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互联。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涵盖全省3075个审批部门、7262名审批人员。推进系统“互联共享”,实现了与国家监管系统、省政务服务网等多个平台对接。全面推行电子证照和“在线申报、远程审批”。截至今年6月底,工程审批系统审批工程建设项目21796个,办理审批服务73857件。

三是创新改革举措,完善审批管理体系。建立并实施了并联审批、区域评估等系列改革配套制度,在全省推行“六多合一”审批模式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办理模式。联合图审和联合验收改革成效明显,联合测绘、区域评估稳步推进。南昌市2项经验做法列入住建部复制推广改革经验清单。

四是坚持为民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地均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一个窗口”统一收件、出件、咨询。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个阶段的办事指南和申报材料清单等,各阶段申请人只需一套申报材料。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对中介服务行为实施全过程监管。推进各地市市政公用服务全部入驻政务服务大厅,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统一规范管理。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攻坚行动,持续破解堵点难点,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持续优化审批服务,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努力为全省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香港商报记者(文颖 摄)

香港商报记者: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鄱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请问省住建厅在指导全省在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熊春华:江西省水资源丰富,水网密布、河湖众多,鄱阳湖水系在维护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和水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厅历来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新建扩容,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指导各地对现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能力进行论证,对处理规模趋于饱和或能力不足的,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容。目前,全省集中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约517万吨,较2017年新增处理能力140万吨/日。梯次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496个建制镇具备处理能力,重点镇及长江、鄱阳湖沿岸建制镇实现处理设施全覆盖。

二是加快提标改造,解决入湖污染物超标的问题。2018年以来,我厅全面推进全省县城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作,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据统计,2020年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共削减COD17.2万吨、总氮1.74万吨、总磷0.24万吨,分别较2017年提高约25%、24%、37%,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实施提质增效,解决进水浓度低和运行监管不力的问题。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整治雨污管网混接错接点6900余个,整治生活污水直排口760余个,改造沿河沿湖敷设污水管网600余公里,消除了一批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管网空白区,新建污水管网3186公里,改造1802公里。我厅2019年、2020年连续2年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进行奖补,资金超过1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资金压力,提高了运行效能。

四是治理黑臭水体,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通过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实施专项行动、通报约谈和整治“回头看”等方式,督促指导各地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目前,全省设区市建成区排查出的33个黑臭水体的公众评议和水质检测结果都已通过住建部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专家审核,评定为基本完成整治。九江市的黑臭水体治理示范经验做法,被住建部以信息专报的形式呈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推进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加强城镇污水管网维护管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同时,继续抓好相关问题的整改,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严格落实长制久清,督促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长效管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进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加大对已排查出的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督促指导。

徐承: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