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综合新闻广播讯(记者李先、汤云柯)今天上午,宜春市上高县锦江镇石湖村试验田里的双季早粳稻新品种全部收割完毕,亩产最高达613.73公斤,标志着“中科发早粳1号”新品种选育成功,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
上午10点,石湖村200亩试验田里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经过收割机短短一小时作业,田里的稻谷全部收割完成。手捧粒粒饱满的稻谷,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满怀喜悦。
“这片田很有代表性,长势很好,穗数又多,结实率又高,主要的几个增产因素都不错,所以大家都看好它的产量。”
“中科发早粳1号”是中科院研究团队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经过几十年育成的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新品种,填补了双季早粳品种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空白。
项目牵头人、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说:“它(新品种)可以提前两到三个月进入到市场,消费者就可以拿它作为主粮,这对国家粮食安全无疑是个很大的助力和保障。”
经过精确测量,“中科发早粳1号”亩产最高可达613.73公斤。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余泓表示:“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审定的过程,然后可以卖给农民来大面积种植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