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镇玉京村:从贫困村到省级文明村的华丽蜕变

玉京村位于庐山市白鹿镇西北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西靠观音桥景区,东接白鹿洞书院,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为“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全村以山地和丘陵地为主,下辖19个村民小组37个自然村,区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42亩、人均0.59亩,林地13000亩。全村总户数961户、总人口378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52人。

2015年结对帮扶以来,省委宣传部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以激发贫困群众“我要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为突破口,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齐头并进,把“扶志、扶智、扶德”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脱贫攻坚之路,取得了基础大改善、产业连成片、生态环境美、文明乡风展、村民笑开颜的骄人成果。玉京村继2016年整村退出省级贫困村和入选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以来,2019年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六届省文明村镇,实现从贫困村到省级文明村的华丽转身。主要做法是:

一、建强班子“强堡垒”,筑牢脱贫攻坚“主心骨”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扶贫工作队坚持把提升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作为开展帮扶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党建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致力于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在镇党委领导下,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将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新鲜血液”充实进“两委”班子,按照1:1比例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着力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第一书记讲党课”、微党课、政治生日贺卡、支部微信群大讨论等活动,不断提高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在党意识。运用“四议二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党员、村民代表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中的作用。提高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做好“借梯上楼”文章,激活省委宣传部定点帮扶的“资源优势”,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活动室、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化体育、综治调解的综合场所。

二、扬优成势“兴产业”,奏响强村富民“主题曲”。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强化自我造血功能,已培育形成光伏发电、种植、农家乐等产业,产业拉动功效不断放大。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投入资金60余万元,建设了两座光伏发电站,总装机量100KWP,为村集体年增加收益8-10万,贫困户年均增加收入1800余元(人均600元)。发展茶叶种植加工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培育和开发1500亩高产庐山云雾茶园,推进上京、高山茶、六泉茶、观音桥等茶叶合作社建设,启动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计划,引进江西润田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建立太乙润田茶业加工厂,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动62户152名贫困人口脱贫和群众致富,茶叶树变“摇钱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坚持多元化和“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皇菊、桑葚、无花果、杨梅、草莓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现有农家乐3家,床位38张,年接待游客1800人。

三、提升村容“美环境”,谱写生态宜居“田园诗”。

以实施省级文明生态村建设为龙头示范,深入开展基础设施扶贫、安居扶贫、环境整治等工作,打造秀美田园玉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俨然世外桃源。推进基础设施扶贫。争取专项资金100余万元,整合各类资金800余万元,完成玉京19个村组37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实现所有村组通水泥路、100%农户门前道路硬化、100%贫困户实现改水改厕。特别是2019年7月以来,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实施码头镇集市改造提升工程,投资1100余万元实施全长4.15公里五观路“白改黑”改造提升工程,修建简易路达卧龙岗,显著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和游客旅游体验,为下步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推进安居扶贫。2016年完成15户困难户危旧房修缮;2017年按照每栋补贴2万标准,推进15栋危旧房改旧建新;2018年按照每栋补贴1.5万标准,推进12栋危旧房改旧建新;贫困户危房改造100%到位,贫困户门前硬化实现户户通,帮助贫困户实现安居梦。推进环境整治。完成道路硬化12700平米,拆除猪牛栏、厕所合计1200间,改水832户,改厕760户,改建石坝、水沟等7800余米,硬化广场180平米。安排森林防火、环境保洁等公益岗,宣传生态文明知识,落实垃圾集中回收无害化处理。

四、多措并举“聚合力”,绘就共建小康“同心圆”。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以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村为契机,妥善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努力实现扶志、扶智、扶德、扶勤协调发展,形成党群同心奔小康的良好氛围。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硬件上,因地制宜打造了“一站多点”的实践场所,不断扩大文明实践活动覆盖面,使贫困群众既鼓了钱袋子,又富了“脑瓜子”。软件上,既挖掘本土资源、又借用外力,从根本上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人从哪里来”的老大难问题。在村里组建了规模达100余人的8支志愿服务队,打造了群众身边不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同时与九江学院联手,在全省首开文明实践“校地合作”的先河,充分利用九江学院志愿者队伍,将玉京村作为九江学院大学生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地,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四点半爱心课堂”等平台,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更高质量、更有保障的服务。注重培育乡风文明和典型示范引领。采取“党组织搭台、群众唱戏”形式,建设和完善村史馆、乡村大舞台、村民活动广场、健康诊所等文化阵地,大部分村组实现有健身器材、村民活动中心、文艺队伍等“三有”,初步建好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成立红白理事会,制订村规民约,实现移风易俗全覆盖、全落实。挖掘玉京传统文化,家家户户提炼家训家教,通过晒、评、议、挂、读等方式,让家风家训深入人心,成为激励人们的精神力量。注重挖掘身边先进典型,58年义务宣讲周恩来总理崇高精神的村民周桂花入选中国好人榜,开展“十大最美玉京人物”、“身边好人”、“最佳脱贫示范户”评选活动,让广大村民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在脱贫攻坚中找到归属感,积极了解、支持和参与扶贫工作,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扎实推进感恩奋进教育。为推进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与思想脱贫同步,发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公益岗位和务工脱贫,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主题活动,定期召开“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设立志智双扶脱贫奋进“红黑榜”,建立精准扶贫爱心超市,实行“以奖代补、多劳多得”的脱贫正向奖励机制,在贫困户中形成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共识。

五、关爱后代“兴教育”,筑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铁防线”。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照亮人生”,在众多减贫举措中,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手段和重要方式,这一直接、有效的精准扶贫方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玉京小学改造提升工程。2019年,投入100多万元对玉京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整修、改造,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关爱留守儿童。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2015年以来筹集物资(衣物、文具)、书籍、办公桌椅等,合计近20万元。开展素质教育。开设“四点半”爱心课堂,组建了玉京小学合唱、舞蹈、美术手工、书法、国学经典兴诵读等5个兴趣小组。(来源:庐山市扶贫速递)

(庐山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