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直径只有2毫米的瓷器吗?走进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一排排娇小精致的瓷器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围观,这些只有小拇指高的微型工艺品为“瓷都”增添了别样韵味。
5年前,“景漂”王文化开始尝试微陶艺,经不断摸索,首创小型拉坯机,制作出只能装1粒米的陶瓷碗、比指甲盖还小的花瓶等“迷你”陶瓷。如今,他已经做出了上万件小陶瓷,并通过网络传播收获近百万粉丝。
▲王文化正在制作一只“迷你”花瓶。
不到5分钟做出如小拇指一般高的瓷瓶
在景德镇市凤凰山下的陶溪川文创街区,创意集市是周末最吸引人的地方。“居然还有这么小的陶瓷!”在入口的一个摊位边上,围着不少人,他们一边称赞一边拍摄眼前的“迷你”陶瓷。
摊位上陈列着一排排如小拇指一般高的微型花瓶,花瓶里插着小花。除了花瓶,还有一些微型的碗、盘等各式陶器,显得袖珍而可爱。摊主正是王文化,他忙着在现场制作微型陶瓷,几名小朋友凑上前好奇地问个不停。
“用指腹的力量,手指要稳一些,慢慢地往上。”在一台与微型花瓶差不多大小的拉胚机上,一小块泥巴被王文化捏在指尖,通过控制指腹的力度来回打磨,不到5分钟,一只高约3厘米的“迷你”花瓶成功塑形,引来周围一片称赞。
5年前开始摸索微陶艺 自制微型拉坯机
在景德镇,体积硕大、多用于装饰收藏的陶瓷比比皆是,但微型陶瓷却并不多见,5年前甚至是空白的存在。如今游客能看到如此小而精致的陶瓷,完全得益于王文化。
王文化是一名“80后”,来自安徽阜阳,十多年前因为陶瓷梦想来到景德镇,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景漂”。“2008年,我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创业,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工作室。当时随大流,每天做一些大型的陶瓷,由于没有特色与亮点,很快进入了瓶颈期。
王文化注意到,制作一只中等偏大的陶瓷需要近半个月的时间,时间成本和原材料成本较高,且竞争压力大。“景德镇有世界上最大的陶瓷,但没有世界最小的,为何不尝试做小型的陶瓷呢?”2016年,王文化萌生了制作微型陶瓷想法。
“当时没有微型拉胚机,我就自己在网上买材料组装,按照大的拉胚机的工作原理,用小马达制作微型拉坯机。”王文化表示,起初,制作一只微型陶瓷需要半个多月。为了与微型拉胚机配套,他又制作出配套的“迷你”工具。从起初的20多厘米高的瓷瓶,一点点缩小至三四厘米高,第一件微陶瓷终于孕育而生。
创新制成“迷你”陶瓷 受近百万粉丝热捧
拇指般大小的瓷瓶放在手上显得格外娇小可爱,可在外人眼中,王文化这是典型的不务正业,甚至于一些同行也对他表示质疑,认为如此小型的瓷瓶内一定是实心,这种微型陶瓷没有艺术价值。
面对质疑,王文化选择埋头苦干,用心钻研微陶艺,一步步练习提升制作手法,连续几个月不断尝试创新,细微地控制手指力度,哪怕出现一点偏差便要重新来过,直到手酸眼胀才会休息片刻,然后继续孤军奋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文化制作微型陶瓷逐渐上手后,便在陶溪川文创街区摆摊展示自己的作品,一时之间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一些游客把王文化现场制作陶瓷的视频发到了网上。“非常可爱,在哪里能买到啊?”“第一次看到这种瓷瓶,感觉很新颖。”“我想拜师学艺。”网民们的点赞和好评纷至沓来,让王文化的微型陶瓷火了。
“瓷器做大不容易,做小也很难。开始只是自己做着玩,没想到作品在抖音、快手上火了,现在拥有了近百万粉丝。”王文化笑称,许多粉丝们都爱喊自己“老王”,于是他在网上取名“微陶老王”,持续更新制作微型陶瓷的视频,受到网友热捧,“我在网上发布视频,教大家制作陶瓷,不仅是展示指尖上的微陶艺,更想要传承和创新景德镇陶瓷文化,让更多的网民了解我们江西传统文化。”
胡尹川 晨报首席记者 饶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