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叉腰上,挽起袖口,侧过头去,放松,别紧张……”昨日,在位于南昌市东湖区的省体育馆方舱接种点,一名家长对正准备接种疫苗的儿子叮嘱道。
根据南昌市统一部署,从8月4日开始,东湖区针对12~17岁未成年人开展大规模集中接种疫苗,首日有2400名第一阶段15~17岁未成年学生接种疫苗,是南昌市首批完成疫苗接种的未成年学生。
昨日,来自南昌市豫章中学和南昌市第十中学的3000名第一阶段15~17岁未成年学生在省体育馆方舱接种点完成了接种。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接种疫苗的未成年人为数不少,有的由家长陪同而来,有的则是自己独自前来,还有不少孩子因为担心打针疼而显得有些胆怯……
▲省体育馆方舱接种点内,第一阶段15~17岁未成年学生有序进行接种。
▲现场,一小部分学生由于怕疼,在接种时显得有些紧张。
▲相比左边那名女生,图中这名学生看起来挺淡定的。
“吃了早点吗?最近有无身体不适或是吃药的情况?”在预检台,家长和学生按要求填写接种告知书,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和学生进行快速问答。
9时许,来自豫章中学的高一学生毛甜怡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接种点。在她们身后,几名想“单枪匹马”完成接种的学生被预检台的医护人员给拦住了:“赶紧打电话叫家人过来。你们还未成年,打疫苗需要家长陪同和签字,怎么能让你们自己来?”
通过预检台后,学生们在家长陪同下依次进行登记、接种、留观。为满足大规模人群集中接种需求,现场设立了10张问询台、20张登记台、20张接种台。登记完,学生由志愿者引导至接种台。
“我有点晕针,这针打身上疼不疼啊?”豫章中学高二学生罗运翔不敢直视接种护士,将头朝另一侧转了过去。不过,出乎他的意料,不到几秒钟便完成了接种。
张帆也是“怕打针一族”。待前面的人依次完成接种,张帆有些忐忑地坐到了接种位上,他对站在一旁的妈妈说:“可以不打针吗?看起来会很疼呢!”一旁正在准备疫苗的接种护士笑道:“我打了这么多针疫苗,你可不要成为我这里第一个没接种上的男孩哦……”
说罢,左手叉在腰上的张帆便挨了一针,从针头进去到拔出仅数秒钟。“就打完了?这么快!”拽着妈妈手的张帆转眼就松开了手,“还好,不疼,耽误后边的同学了。”
相比一小部分学生接种时的紧张,更多的学生显得泰然自若。
“打完针,孩子出门,我就更加安心了。”现场一名家长开心地告诉记者,随即用手机给正在接种的儿子拍了一则短视频。
“当前,东湖区内各社区已开放12~17岁未成年人疫苗接种登记,各街道将会统一安排有序接种。我们也已经通知区内各中学组织学生统一到省体育馆方舱接种点接种,接种点开放时间延长到晚上8点,全力满足学生们的接种需求。”南昌市东湖区卫健委驻接种点负责人告诉记者,错过学校组织前往未成年学生接种专场的学生,后续可在家长陪同下前往该接种点完成接种。
据了解,南昌市红谷滩区、西湖区也已相继通知辖区内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指定的未成年人接种点或是在学校开设的学生接种专场完成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未成年学生接种需家长全程陪同,并携带好相关身份证件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情同意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