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节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的要求,庐山市按照“分级负责、全面清理、分类对照、稳步推进”的原则,成立专班、创新举措、勇于攻坚,探索构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长效机制,大力开展批而未用土地分步消化目标责任行动,全面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
积极消化存量土地。全力保障项目用地的同时,实施庐山市批而未建土地消化利用专项行动,行动按照计划部署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三个步骤分步实施,分类建立明细表,明确土地位置、省厅批复时间、面积、消化措施、责任人、责任单位,通过分解消化任务,各党政主官心里有了清晰的“账目”。同时明确奖惩措施,形成强力体制机制,确保到2021年12月底前,批而未建土地总面积降至5000亩以下。
严格控制增量土地。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存量数据整合,加快数据和信息的挂接、整理和入库,摸清底数,建立图数一致的“批而未用”土地数据台账。另一方面,严把规划审批关,今后项目规划选址时,原则上一律优先安排使用存量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提升低效用地质量。一是推进“节地增效”行动。推进企业“亩产论英雄”,推行工业“标准地”,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努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二是盘活闲置土地。为最大限度利用低效土地,结合城市创建工作,投资800万元,将棚改拆迁闲置土地建设停车场和绿地,已建设停车场14个,总规模4万平方米,停车泊位900个,既有效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又加快城市创建推进步伐,同时提升了旅游城市品位。三是狠抓闲置土地处置。截止8月初,全市疑似闲置土地50宗,面积1531.31亩,省厅下达处置任务459.39亩,目前正在举证处置32宗,面积约1200亩。通过处置释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约600亩,为重点项目用地提供有力保障。
(庐山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