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玉红在防护服上写下了三句话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陶望平)“很多人问我们,在武汉怕不怕?很怕!在方舱累不累?很累!那你们哪来的勇气去武汉进方舱?其实,当时我们就一个念头:国家需要,我们就上!”
8月25日,在江西省司法厅举办的英模教育暨“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宣讲报告会上,江西省女子监狱狱内侦察科科长晏玉红回忆2020年援鄂时的场景时动情地说道。
晏玉红工作照
主动请缨、勇敢逆行
2020年3月1日的深夜,接到驰援武汉的命令,正在封闭备勤的晏玉红和战友们主动请缨,一支由30名女警组成、平均年龄不到31岁的援鄂队伍组建到位。来自双警家庭的晏玉红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主动请缨参战。监狱领导考虑到她丈夫已在封闭执勤,建议她和家人商量。
面对组织需要和家庭困难,晏玉红说:“我是警察、是党员,国家需要,我就上!我相信,家人能理解我的选择!”就这样,完全没有医学经验的晏玉红,毅然选择将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姐姐照看,告别家人,转身逆行,奔向了疫情主战场。
一家三口分处三地,一别就是90天。每当看到三岁多的女儿因为太想她,而呼唤大姨为妈妈的视频时,她眼角的泪水总是悄悄滑下。如今,年幼的女儿还没能从分离的焦虑中走出来。
晏玉红说:“是我让女儿迷失了曾经的那份安全感,但我相信,她定能理解妈妈和战友们共同的选择!”
不惧风险、坚守一线
在湖北武汉,江西省监狱管理局援鄂工作队支援的袁家台方舱医院,由一个建设中的监狱改造而成,道路是临时铺设的,一半的围墙是铁栅栏临时搭建的,监区大门是两块复合板拼起来的,安防设施十分简陋。
但方舱医院收治的是新冠肺炎的确诊罪犯,和留置的尚未痊愈的刑释人员,病犯出院、入院流动性很大,复杂的人员构成,以及防范脱逃、自杀、群体性事件等监管压力,给晏玉红和队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身穿二级防护服的晏玉红与同事们一道,每次执勤6个小时,加上交接班、穿脱防护服、消杀等时间,每次轮班10个小时不吃不喝,严格落实方舱的监管工作,妥善处理各类监管事务。
有一次执勤,忙碌了三个多小时后,晏玉红突然感到头痛、胸闷、喘不上气,心脏就像要蹦出来一样,一秒钟都要支撑不住了。值班医生发现了异常,建议她立即出舱。此时,离交接班还有两个多小时,如果出舱,现场警力不足,监管安全将无法保证。
晏玉红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没事的,坚持就是胜利!她坐在医生值班室,抱着那台空气消毒机大口大口地喘息,半小时后,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她调侃道:“我像抗美援朝凯旋的外公一样,做了回自己的英雄。”
发挥专长、尽心尽力
看着方舱里那一扇扇紧闭的窗户,听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想着空气中弥漫的病毒,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晏玉红依然选择了向前。为了缓解病犯的情绪,晏玉红顾不上心里的恐惧,一头扎进方舱开展工作。
相对于普遍病人,女性罪犯感染后的心理活动复杂,自杀风险高。晏玉红积极发挥自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特长,与病犯促膝长谈,宣传政府的政策,努力帮助她们树立抵抗病魔的信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晏玉红和战友们的不抛弃、不放弃,给予病犯敞开心扉、冲破黑暗的希望。有一天,方舱里响起了“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的歌声,这歌声,由小变大,从一个舱传到所有的舱。那一刻,晏玉红的泪水模糊了护目镜,她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2020年4月7日,是晏玉红和队友们在武汉的方舱医院执勤的最后一天。晏玉红在自己身穿的防护服上写下了三句话:“你沉睡时,我们来了!你苏醒时,我们见证!武汉,我们和你在一起。”
晏玉红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晏玉红的各项工作得到组织、领导和群众的充分肯定。2020年9月,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中,晏玉红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这份荣誉,是对我个人的表彰和肯定,更是对全系统广大民警的肯定和鼓励。”晏玉红说,自己只是这个队伍中平凡的一员,在她的身后,是千千万万战友的坚守与奉献,是无数家人的支持与包容,才换来了监狱的安全、社会的稳定。
晏玉红援鄂返昌隔离时留影
在江西省女子监狱,晏玉红先后从事过教育罪犯、劳动改造、安全生产等工作,都能做到细致认真、用心出彩。“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江西省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徐跃旺看来,晏玉红正是勤奋敬业、担当无畏的女监民警们的缩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