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预计2022年初步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朱烨)江西省预计2022年初步形成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预计2023年完成。

8月27日,在《江西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地震局监测预报与科技处处长肖健介绍,“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西子项目”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之后,可在全省范围实现区县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并对发生在我省及外围地区的地震实现远场大震预警。

“‘十三五’时期,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西子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全省地震监测能力达到2.0级,南昌市等重点地区达到1.5级。”江西省地震局办公室主任胡翠娥介绍。

现阶段,我省已经完成项目的所有土建任务,包括1个省级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25个基准站和5个基本站的改建任务,以及53个基本站和52个一般站的新建任务。同时已在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省广电局、省气象局、南昌铁路局等部门开展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示范。

此外,为提升震灾风险防范能力,江西实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工程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工程,开展昌北机场扩建、南昌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建立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机制,农村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惠及52万户。

“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在会上,江西省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家兴介绍了“十四五”规划目标,“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的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完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地震安全的需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