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到!你知道江西有些什么民俗吗?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记者 良保)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哪……

这首儿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而听着这首儿歌就让人联想到中秋。中秋,这个有着悠久的源头传统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各地中秋习俗颇具特色。

“由于江西各地风俗差异和地域文化传统不同,有着相同或不同的习俗,使江西中秋节呈现出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节日文化景观。”南昌市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梅联华告诉记者,比如中秋烧塔、拜月等独特民俗。

接下来,就带大家来领略一下江西各地中秋习俗吧!

拜月(资料图)

拜月

从周代开始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即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是南昌的一句谚语,在中秋之夜,古时老年妇女在拜月时还必须念:“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喜欢,一年四季保平安。”

赏月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江西也有不少赏月的胜地,如庐山的“月照松林”、南昌的“东湖夜月”等,就曾久为人们所赞美。

敬月

中秋敬月是人们的一种习尚。江西亦多以月饼、橙子相馈,夜间敬月,亦以月饼、菱藕及瓜果之属为礼,但人们心中所礼者,为许真君诞辰。

放风筝

中秋节,南昌县时兴放风筝,俗称放风禽。中秋夜,南昌县的老百姓在风筝内放置灯,高高放起,远远望去,四处风筝灯如繁星满天,只见灯不见筝,十分好看。

抬故事(资料图)

抬故事

抬故事是寻乌县民间节庆的重要民俗活动,一般选择8岁以下的小孩进行人物造型和化妆,并站在特制的故事棚木架上表演。抬故事是人们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借此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

做粑

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在这些粑上印有菊花、梅花、桃花、荷花、鲤鱼、喜鹊、福、禄、寿等文饰,以示喜庆和吉祥。“湖口粑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唱山歌

中秋这天,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人聚集在一个山头,自由唱山歌。在这种喜庆的气氛里,一般对唱比较多,较流行的歌有《嫁女歌》、《人生相好歌》、《十二生肖歌》、《劝郎歌》等。

火龙追月

舞火龙是宜春百姓中秋的一大习俗,多用彩龙头,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翻滚,五彩缤纷,其中板凳龙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在宜春民间流传很广。

烧太平窑(资料图)

烧太平窑

每当农历八月十五夜晚,皎洁的圆月挂在天上,空旷的河岸到处闪烁着火花,这就是景德镇的传统风俗烧“太平窑”。

挂通草灯

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摆龙灯

“摆龙灯”也叫“迎龙灯”,是婺源人迎中秋的方式。“龙灯”由干稻草捆接而成,由村民用棍子插入稻草中并点燃上面的香,高举着来回游走于各村庄之间,形成了一条火龙,“摆龙灯”因此而得名。龙灯越长越兴旺。

火龙虎进村(资料图)

火龙虎进村

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这是宁都南云村中秋的欢庆时刻,也是一道独特景观。

八月十五这晚,南云村村民每人一根竹篙。竹篙选用长约八九米的毛竹,竹枝上再捆上浇注过植物油的纸卷。夜幕降临后,汇集庙前,依次点火,火苗迅速化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煞是壮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