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草莓西红柿,脆爽酸甜,就是咱小时候的味道!”
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齐晓景一大早就忙起了直播。她推介的,是内蒙古科右前旗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打品种。
镜头里,刚摘下的草莓西红柿橙红诱人,果脐环了一圈特有的绿,掰开一看,果肉饱满,汁水四溢。这头,果实刚装满一箱;那头,已有顾客下了单。
站在蔬菜大棚里,齐晓景小麦肤色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当记者问起她返乡12年的经历,这位蒙古族姑娘深情地说:
“我就想为农村做点啥!”
齐晓景(右一)在大棚查看草莓生长情况。光明图片
从大学生村官到合作社创始人
村里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又回农村了!
2009年,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的齐晓景回到家乡科右前旗,成为科尔沁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这一“回”,村里炸了锅。“好不容易去了大城市,咋又回了穷窝窝!”“大学白念了,回农村有啥出息!”乡亲们不理解,父亲更是气得够呛。
“父辈们那是穷怕了,但我不怕。”齐晓景捋得清楚,“我出去,不是为了逃离贫困的乡村,而是为了回来帮乡亲们摆脱贫困!”
农村天宽地广,能做的事太多了!该从哪里做起呢?齐晓景打定主意:“先踏实干好村官,多看多学多长见识。”
2012年年底,齐晓景随队去辽宁考察设施农业,28岁的她头一次走进蔬菜大棚。“冬天地里还能出钱呢!”看着满棚的辣椒,她稀罕得直念叨,“这要是能在咱那旮推广就好了。不能光是猫冬啊!”
2013年,四年村官期满,齐晓景开始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租大棚种菜。她知道,老百姓最实际,“你干得好、能挣到钱,人家自然愿意跟你干”。
“一人干不如抱团干!”2014年5月,齐晓景拉着四个曾经的大学生村官搞起了合作社。意气风发的青年们凑在一起,想给合作社取个亮堂的名字。
“你们瞅,翼字拆开是啥?”透过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齐晓景拍了一下桌子,“是不是代表咱‘羽’翼渐丰的大学生,通过政策扶持有了‘田’地,‘共’同挥洒汗水……叫‘展翼’咋样?”
“太行了!我们就是要在广阔农村展翼翱翔!”有人马上接了话。
他们决定种草莓、搞采摘,这在当地开了先河。选苗、打垄、栽种、施肥……小伙伴们恨不得住在棚里。
时间一长,齐晓景一岁多的女儿没人照看了。“那就让娃和草莓一起长大!”于是,刚会走路的小女娃,每天就像个小尾巴,摇摇晃晃地跟着大人进棚,抓起土坷垃就能玩一天,往垄间一躺就是一觉,成了有名的大棚宝宝。
2014年12月,草莓开园,但因前期没顾上宣传,此时哪有顾客上门?脑子活泛的年轻人们寻思:“啥传播方式又快又广?互联网啊!”他们忙不迭地录制视频,在微信、QQ上打起广告。
生意还没来,非议先来了。吐槽“朋友圈成广告位”的有之,直接拉黑的也有之。齐晓景给小伙伴们鼓劲:“农产品,卖是最大的难题,我们就是要蹚出一条道来!”
慢慢地,有些朋友开始帮着转发推荐,一个草莓季,客户攒下不少。
“网上销售这条道没走错!”齐晓景正准备大展拳脚,现实却又使她“打了个寒战”——四个小伙伴有的要成家,有的孩子要上学,一个接一个离开。
“有点小失落,但我笃定自己的选择。”收拾好心情,齐晓景把小伙伴们的大棚流转过来,继续发展新的社员。
几年下来,合作社已有社员31人,产品全部实现网上销售,年收入突破300万元。
从“赠鸡还蛋”到“订单进庭院”
随着合作社渐入佳境,齐晓景把更多精力投入精准扶贫。
“贫困户多是上年纪的弱劳力,不适合入社,咋样扶贫才有效咧?”冥思苦想中,她忽地忆起,很多顾客买菜时都爱问一嘴:“咱这卖土鸡吗?”
“对啊!养鸡不耗啥体力,不正适合贫困户嘛!”说干就干,齐晓景大胆实验起“赠鸡还蛋”模式。
“啥叫‘赠鸡还蛋’?”听说了消息的贫困户们赶来打听。
“你们免费从我这里领母鸡,每组20只,每只还给合作社25枚鸡蛋,然后鸡就归你们所有了。”
“有这好事?”乡亲们交头接耳,有的动心,也有的疑虑,“不咋懂技术的,能养吗?”
“放心!合作社免费提供饲养、疫病防治技术。”齐晓景给大家打包票。
“那每只鸡还完25个蛋后,再生的蛋你还管吗?”心细的老乡问。
“管,都拿来,我按一块钱一枚的底价回收!”
“这么好?反正不花钱,养养试试。”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成!”一张张合同铺开,签字,领鸡!
没过多久,乡亲们陆续来还蛋了!还有大娘隔几天就跑来一趟,只为和齐晓景唠唠她养的鸡又长大了多少。
齐晓景接着又推出两种扶贫模式:“赠鸡还鸡”——贫困户春季领每组20只鸡雏,年底返她两只大鸡,其余的她每只不低于80元回收;“赠猪还肉”——给贫困户发香猪养,5个月后她按每斤不少于18元的价格买回。
让齐晓景心头最热乎的,是个特别冷的冬日。那天,她外出回到合作社,在门口等了很久的王锡林大叔已经冻得满脸通红。
“王大叔选的是‘赠鸡还鸡’,因为疏忽,鸡发给他了,但忘了签合同。”齐晓景说,“结果王大叔大冷天骑着电动车跑20多公里来还鸡,还硬是不要钱多塞给我一只鸡。”
老乡们的朴实,让齐晓景劲头更足了,她接着又推出“订单进庭院”扶贫模式。这些年,她累计带动科右前旗4个苏木乡镇、15个村、367户村民致富。
今年2月,齐晓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从带头创业到孵化人才
秋日的内蒙古,天特别蓝,白云一朵连着一朵铺向远方。采访中,齐晓景带记者登上敖包,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镇子。“我们新农村的风景,很美吧?”她说。
当年,齐晓景是揣着乡亲们凑的学费离开家乡的。载她的拖拉机临出发,还有位婶子硬往她怀里塞小布袋。在路上颠簸着打开布袋,几张揉得不像样的钞票映入眼帘,她的眼泪当时就流了下来。
到了大学,凭着一纸贫困证明,她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再加上奖学金,得以完成4年学业。
刚创业时,租棚、买苗需要钱,是旗就业局的大学生创业贷款,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办贷款需要有担保人,一位并不算太熟的镇干部不仅为她担保,还主动借给她2万块钱……
回忆起这些往事,齐晓景眼里闪着泪光:“我感恩这个社会,更要报答这片土地。”
2018年,齐晓景有了新身份——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从带头创业到孵化人才,这正是她最想做的事情。中心设了3个培训基地,把分散在各村的50多名青年人才聚在一起,方便资源和信息共享。每周,齐晓景会组织不同主题的培训和实践,让年轻人熟悉政策和农业技术。去年,中心有8人入党,3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齐姐毫无保留,一门心思要把我们带出来。”孵化中心的年轻人敬她。
“这闺女敞亮、脑子活,跟着她干,省了心还多挣钱。”老乡夸她。
“她一个大学生改变了村民原来的种植思路,破解了选品难、销路难的问题,改变了不止一个村子。”镇上的干部赞她。
“她就是有股敢打敢拼的蒙古马精神,活得充实又幸福。”朋友羡慕她。
齐晓景自己呢?她时时刻刻想着的,还是“为农村做点啥”。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希望越来越多年轻人,作出和我一样的选择!”低调谦虚的齐晓景,居然在采访结束时不客气了一把。
把青春献给家乡,值!
光明日报评论员
村里飞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怎么又落回了乡野田间?旁人的反对和不解,挡不住齐晓景反哺家乡的一颗真心。谁说大学生就要留在城市?乡村一样大有可为,回归乡土的鸟儿甚至可以飞得更高。
带着娃娃种大棚、追赶风向搞电商、“赠鸡还蛋”助脱贫……12年间,“就想为农村做点啥”的初心不变,齐晓景像大树一样扎下根来,并用繁枝茂叶证明:把汗水洒在广阔的乡村,这片土地总会有所回馈。
从村里的致富领头雁,到十里八乡“谢不够、离不开”的好闺女,再到返乡年轻人的好帮手,齐晓景找到了飞翔的意义与追寻的价值,也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把青春献给家乡,值!
在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像齐晓景一样选择了返乡创业。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技术、视野和理念,为乡村带来生机与活力,也收获了青春的无限可能与滚烫炙热的人生。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到基层去,到乡村去,广阔天地和美好风景,正等待着渴望“展翼”的青年人驰骋翱翔!
扫码看视频
感受80后新农人齐晓景誓把青春报家乡的幸福人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