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4日电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高级别会议13日在中国昆明闭幕,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引发境外媒体和国际组织广泛关注。联合国称,《昆明宣言》为制定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注入更强动力。
法新社、路透社等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关注报道了《昆明宣言》。据报道,《昆明宣言》作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17项具体承诺。
《昆明宣言》承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目标,应该是到2030年扭转生物多样性的损失,世界自然基金会对此感到鼓舞。该基金会认为,确保和维持在这个十年扭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高级别政治承诺,是“应对当前自然危机的关键第一步”。
联合国网站指出,《昆明宣言》为制定新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注入更强动力,使生物多样性最迟到2030年,走上一条通向恢复的道路,并且到2050年,全面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
联合国还分析称,《昆明宣言》解决了一个成功的2020年后框架所需的关键要素。
联合国进一步指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在2022年进行正式谈判之后通过,《昆明宣言》为这些谈判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
法新社也指出,《昆明宣言》作出的承诺有望为明年达成新协议铺平道路。
香港《南华早报》还以《在中国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以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决心信号”结束 》为题进行了报道。
该报援引《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的话称:“《昆明宣言》的通过,清楚地表明,全世界都支持需要体现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的雄心壮志。”
该报援引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爱丽丝·休斯的话称,“这是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领导作用的一个信号。中国确实投入了大量资金,以确保我们拥有最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此外,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弗拉基米尔·涅日丹诺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也表示,解决环境问题,将成为21世纪的关键议题之一,该领域的成功或者失败,将意味着某一方在不久的将来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获得领导地位。
涅日丹诺夫强调,中国针对环境问题的见解比西方更丰富,因为中国的生态思想包含在“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概念中。俄专家还相信,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有效推动生态议程。(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