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冬季来临,为全力护好“菜篮子”“米袋子”供应稳定,我省多举措确保民生服务不断档。
▲市民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沁园农贸市场里选购蔬菜。 胡尹川 图
▲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蔬菜供应充足。 胡尹川 图
▲村民忙着采摘油茶果。 赣州市林业局供图
昨日,记者采访我省多家蔬菜产地、粮食加工厂、油茶种植基地发现,我省蔬菜、粮油等物资量足价稳。记者分别从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发改委获悉,当前我省蔬菜在田面积约309.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9.7万亩,市场供应总体稳定;除了“菜篮子”,我省“米袋子”同样管够,目前全省粮食库存充裕,可供应全省居民1年以上,全省每天可以加工稻谷15万吨,食用油库存可供应全省居民4个月以上。
农贸市场各类蔬菜一应俱全
今年10月份以来,全国部分地区蔬菜平均价格呈现出普遍上涨的态势。为了做好稳价保供工作,我省多举措保障蔬菜供应,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昨日,记者前往南昌市红谷滩区沁园农贸市场,现场不少摊位前都有许多市民在买菜、问价。记者注意到,现场菜品种类丰富,各类蔬菜一应俱全。
“前几天开始菜价有所回落,现在蔬菜供应充足。”一位菜摊摊主说道。记者走访了沁园农贸市场几乎所有的蔬菜摊位发现,除少数蔬菜主产地受到恶劣天气现象的影响,导致产量降低外,大部分蔬菜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
随后,记者继续走访了南昌市红谷滩区、东湖区等多个农贸市场,现场小青菜、萝卜菜、苋菜、胡萝卜、白萝卜等南昌本地蔬菜较为常见,数量丰富。
全省各地“本地菜”产量充足
那么,蔬菜生产地的情况如何呢?为此,记者走访了南昌市“菜篮子”重要供给地之一的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在扬子洲镇滕州村,记者看到,菜农都在菜地里采摘各类新鲜蔬菜,打包装车。
“目前扬子洲蔬菜供应平稳,萝卜菜、青菜、苋菜、胡萝卜、白萝卜、茼蒿菜、芹菜、包菜等,平均每天能供应15万公斤左右。”扬子洲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帅华平告诉记者,扬子洲镇主要生产各类新鲜时令蔬菜,供应南昌及周边市场,现在地里的蔬菜长势喜人。
记者了解到,不只是南昌,全省蔬菜供应同样充足。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保障了南昌市80%左右、省内50%左右的蔬菜供应。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果蔬部部长陈略告诉记者,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每天的蔬菜进货量稳定在6900吨左右,异常天气确实导致蔬菜产量产生了波动,但是总体波动幅度不会超过10%,也就是说,最少的情况下,该批发市场每天蔬菜进货量也不会低于6200吨左右。
“市民完全不用进行蔬菜的抢购、囤积,只有个别蔬菜会受到阶段性极端天气等影响导致产量下降,总体蔬菜产量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针对近日出现市民抢购蔬菜的情况,陈略说道:“蔬菜的保鲜期一般只有2~3天,囤积大量的蔬菜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市民要按需购买。”
针对其他市的蔬菜供应情况,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新余市蔬菜播种面积32.1万亩,蔬菜产量达55.2万吨;宜春市蔬菜播种面积138万亩;赣州市蔬菜产量每亩可达9000斤左右。当前我省蔬菜在田面积约309.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9.7万亩;预计当季蔬菜产量可达502万吨左右,与去年同期持平,市场供应总体稳定。
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从一粒饱满的种子,到郁郁葱葱的稻田,再到秋收时节满地金黄,变身亮白如玉的大米,走上亿万百姓的餐桌。如今,秋收接近尾声,收上来的粮食有多少?如何进行精加工?该如何保障粮食供应链充足?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江西粮食总产量连续八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目前库存充裕,粮食库存可供应江西省居民1年以上消费。
将这些粮食送上市民餐桌前,粮食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据省发改委提供的相关数据,目前,全省每天可以加工稻谷15万吨,可供全省人民吃6天。
目前秋收已接近尾声,大量粮食已完成收割,全省各地的粮食加工企业也在加班加点进行粮食加工。
在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的江西振粮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整个精米加工车间轰鸣作响,稻谷伴随着机器的隆隆声,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运转,一袋袋大米包装完成。
企业抓紧加工原粮以保障市场供应
粮食加工有哪下环节?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江西振粮米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付吉祥告诉记者,稻谷成为精米,主要有四大工序,具体包括清杂、去石、脱壳、碾米、分级、抛光、色选等多个步骤。首先,原粮通过仓库上面的管道进入磨米机,将稻壳直接去掉。经过大米分级机、筛选机过筛,把不好的碎米粒、小米粒分离出来。因磨米筛选完会发热,要经过冷却塔冷却,再进行色选、抛光。分离出大米中的一些石子、砂石、草种子,从而提升大米的口感和质量。经过多次抛光、色选,最后通过仓库下面的管道直接到成品的米仓,分装、封袋。一系列工序后,不仅为大米去除了杂质,而且更有利于大米的储存。
“我们每天都在加紧生产,从上个星期来,一天能加工400吨稻谷。”付吉祥说,该企业正在抓紧对收上来的原粮(指还未加工的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等各类粮食)进行加工,加工后的粮食会销往全省各地,保障市民能吃上新鲜的粮食。
“从粮仓到加工厂,整个粮食供应链都比较充足。”付吉祥提醒道,冬季来临,许多老百姓有屯粮的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大米同样具有保质期,过度屯粮反而可能导致粮食浪费,希望市民理性购粮。
食用油库存可供全省居民消费4个月以上
金秋好时节,油茶果飘香,如今正值油茶果采摘的好时节,以赣州为主的油茶产区迎来大丰收,有力保障我省食用油产量的供应。
据介绍,赣州有20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是江西省最大的油茶主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目前,赣州市油茶林总面积超300万亩,2020年赣州市茶油产量2.7万吨,今年有望突破5万吨,茶油销往全省各地,为我省食用油增添贮备力量。
从上个月以来,赣州南康区横市镇的万林油茶基地迎来采摘油茶果的最佳时节,基地内漫山的油茶硕果压枝,工作人员正挎着篮子采摘油茶果。据了解,该基地共种植3700多亩山茶树。人们忙着采摘油茶果的情景与漫山遍野的油茶树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今年是油茶的大丰收,截至昨日共采摘了220万斤,是往年的5倍。”该基地创始人曾照斌激动地说。
昨日,省发改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食用油库存较为充足,可供应全省居民4个月以上。
全省畜禽生产稳定增长
记者了解到,我省“肉盘子”同样供应量足。据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最近数据统计,江西省畜禽生产稳定增长,全省生猪存栏1646.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348.1万头,同比增长26.8%;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289.9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759万头,同比增长49.6%。
9月末,全省牛存栏259.6万头,同比下降2.2%,全省羊存栏127.0万只,同比增长7.2%。前三季度全省牛羊出栏分别为93.2万头、121.2万只,同比增长8.0%、7.8%。9月末,全省家禽存笼2.36亿只,同比下降11.0%;家禽出笼 4.4亿只,同比增长7.0%。
多措并举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为保障“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供应平稳,省发改委已研究制定了生活物资保障应急预案,适时监测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储存、调运情况。一旦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发生短缺,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将生活必需品运到全省每个急需的地方。
此外,省发改委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加强对米、面、油、菜、肉以及方便食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和生产调度,督促相关企业按需加工生产,确保物资“储得足、供得上”。同时,省发改委将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