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云看点丨赣通码变颜色了?别慌!这样做可恢复“绿码”……

为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现利用科技手段精准、快速锁定涉疫人员,我省依托身份认证功能,结合区块链技术开发了具备不同码色显示功能的“赣通码”,进出各类场所时进行核验,“绿码”一码通行, “红、黄码”拒绝或限制进入并接受管控。

“赣通码”主要功能

新冠肺炎疫情健康状态显示(扫码、亮码);

转码申请功能;

核酸检测报告查询功能;

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信息查询功能;

家人代领功能;

常见问题解答功能;

同时具有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国家健康码、入境人员码、入赣(返乡)登记、全员核酸检测等功能,并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不断调整丰富。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赣通码变颜色现象?

我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经风险评估需紧急管理的人群。

外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经风险评估需紧急管理的入(返)赣人群和相关人群(包括外省协查、大数据推送、社区/村组排查等)。

疫情应急处置期间,其他需要紧急管理的情况。

哪些人员赣通码会变“红码”?

需要釆取禁止出行、隔离管控措施的人员。具体包括: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

21天内有国(境)外旅居史的人员(不含澳门);

14天内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赣人员;

其他经专家研判须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

哪些人员赣通码会变“黄码”?

需要采取限制出行、纳入社区健康监测管理的人员。具体包括:

有发热等症状的可疑人员;

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离开中高风险地区超过14天,但不超过28天的人员(自离开报告本土病例地区之日起计算);

14天内有本土病例发生地区所在县(市、区)来(返)赣人员(已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人员为红码);

次密切接触者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人员;

“红码”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转为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其他须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

发现赣通码变颜色了怎么办?

如果查验自身赣通码显示为黄码,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组)报备,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按照属地要求配合疫情防控人员完成信息核实、核酸检测和下一步健康管理。

如果查验自身赣通码显示为红码,请做好个人防护,就地自我隔离;尽快与属地社区联系,等待转运;配合疫情防控人员完成信息核实和下一步健康管理。

如何申请转“绿码”?

“红码”人员在完成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措施后,通过赣通码“申请转码”功能,自主上传解除隔离证明、健康管理期间2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间隔时间不小于48小时)、申请日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截图,经所在县(市、 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后转为“绿码”。

“黄码”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并按属地要求实施居家健康监测,完成居家健康监测后,通过赣通码“申请转码”功能,上传健康管理期间2次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间隔时间不小于48小时)、申请日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截图,经所在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后转为“绿码”。

经精准排查确无风险的人员由所在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后直接转为“绿码”。

所有上传的转码证眀材料务必真实有效,对使用伪造、变造等证明材料申请转码的不法行为,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发现“红黄码”人员后怎么办?

发现“红码”人员,应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做好个人防护,并就地将其隔离,等待转运管理。社区接报后,应立即向辖区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立即闭环转运至就近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开展流调和医学排查。

发现“黄码”人员,应劝阻进入酒店、商场、超市、电影院、KTV、酒吧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限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大巴等)出行。同时,劝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流动,主动联系属地社区进行人员对接、排查管理和健康监测。

赣通码“申请转码”功能使用说明

赣通码“红、黄码”人员在完成防控措施后,可在赣通码下方点击“疫情防控信息”进入,选择“申请转码”填写申请原因,上传所需证明材料(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解除隔离证明等),选择转码所在地区。该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在核实相关信息后进行审核转码操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