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湖南长沙一男子因太能吃被一家自助餐厅拉进黑名单,该男子称,难道能吃也是一种错吗?
在吃货的世界里,胃的满足感永远是个谜。在自助餐厅的无限制规则下,该吃货主播不讲“食德”,接二连三光顾,用盆吃虾、装猪蹄,喝20多瓶豆奶,大快朵颐的饕餮食相,让店家“很受伤”,直接来个“黑名单”。既充满戏谑,又引人深思,面对这道难题,该作何解?
浏览短视频我们会发现,在买卖规则上偏轨的现象,其实不少。比如套圈,有些专业级玩家经常套得摊主“脸色发黑”。这时候,面对摊主的难看,玩家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种是满载而归,从此跟老板无缘。一种是当个好人,啥也不拿,潇洒而去,只为娱乐,老板记好,正能量满满。
该主播,也是个专业玩家、高级玩家。他的选择是满载而归,结局其实不难意料,主播吃闭门羹,老板一肚子气,都闹起脾气。老板有错吗?站在情理上,买卖是双向的,趋利避害防亏本,人之常情。网民评价老板“玩不起”,是站在局外人的立场看问题,设身处地地想,假如自己是那老板,心态如何也是个未知。能吃有错吗?没错,可如果吃相太难看,或者造成浪费,也会讨人厌。
这件事情受到关注,人们各自站边,引发口水仗。在我看来,我们不应以情理道德法律分歧去看待,可以把它当成一起既定买卖规则中引发的利益分叉事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店家的本意是为了赚钱,却不想出现一个特例,变成亏本生意;主播的本意也是为了赚钱,通过吃播实现流量变现,但老板不允许。事实上,因利而起,也可因利而终。 只要把握好尺度,便能让矛盾冲突迎刃而解,甚至可以把争议转变为合作共赢。
从为人处世的原则来看,这名主播完全可以放过老板一马或者帮老板一马。放过,就是设身处地地为老板考虑,为自己的行为反思,既然不欢迎,那就学会改变,毕竟自己靠吃播赚钱,吃只是过程,播才是目的,如果每次都大吃大喝,相信绝大多数商家都不会欢迎;帮忙,便是边吃边播的同时,也帮老板打打广告,做做宣传、推广,扩大知名度,我想这种双赢局面,老板也很乐意,何愁还怕能吃?
从买卖规则来讲,买和卖其实是一种自由状态,不具有强制性,但具有价值规律,得同时满足双方意愿和需求。而一旦价值平衡被打破,就需要用相应的措施去补充。这位吃播在商家眼里,已然成为了BUG样的存在,是价值体系的漏洞,商家的黑名单便是一种补救措施,让对方知难而退,但吃播却不按常理出牌,选择抗议。面对如此境地,商家其实没必要以对立面隔断买卖,可以提升服务理念,顾客有的吃得多,有的吃得少,在多少之间限量或者划定价格分差,也比黑名单处理方式好一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无论是老板还是吃播,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都有待改进之处。实际上,两者之间不应该分个对与错、是与非,而应该去思考面对利益分歧时,要有宽容和谅解之心,冷静情绪、握手言和的大度,甚至学会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技巧。在利益冲突面前,不势利、不惟利,也许就会有更温和善意的解决方法。(右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