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海关支持江西外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2月15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南昌海关联合召开南昌海关服务江西外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南昌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李宇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万彬,南昌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处长姚伟,南昌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胡强,南昌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平初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文颖 摄)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南昌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李宇先生,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万彬先生,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处长姚伟先生,口岸监管处副处长胡强先生,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平初先生,请他们介绍南昌海关支持江西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李宇先生作介绍。

南昌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李宇(文颖 摄)

李宇: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南昌海关服务江西外贸高质量发展情况,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南昌海关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南昌海关始终全面践行海关总署党委“五关”建设总体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认真落实《海关总署 江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在搭平台、打通道、优环境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力以赴促进江西外贸高质量发展,江西外贸11月单月首破五百亿,前11个月超去年全年规模。

据南昌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江西外贸进出口总值4491.5亿元,进出口增速22.1%,高出全国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16.2亿元,增长24.8%,增速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进口1175.3亿元,增长15%。与2019年同期相比,江西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40.9%、45.9%,分别居全国第6、第5。具体来看,江西外贸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是外贸增长明显提速,11月进出口、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11月江西进出口增速延续9月以来的5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了500亿大关,达549.4亿元,增长55.3%,增速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34.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中部第1。其中,出口416.5亿元,增长71.7%,增速高出全国55.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进口132.9亿元,增长19.4%。

二是市场主体动能更足,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超七成。前11个月,江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5962家,比上月增加21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18家。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3297.7亿元,增长21.7%,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73.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09亿元,增长21.8%;国有企业进出口183.6亿元,增长33.7%。

三是贸易伙伴多元并进,对东盟、美国、欧盟前三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增长。前11个月,江西对东盟进出口706.6亿元,增长18.8%,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5.7%;对美国进出口633.3亿元,增长36.8%,占比14.1%;对欧盟进出口479.2亿元,增长16.2%,占比10.7%。同期,对拉丁美洲、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进出口438.8亿、284.3亿和138.2亿元,分别增长40%、59.9%和88.7%。

四是贸易方式优化提升,高水平开放平台蓬勃发展。前11个月,全省4个综保区合计进出口396.8亿元,增长172.1%,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8.8%,比重提升4.8个百分点,拉动全省外贸增长6.8个百分点。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26.5亿元,增长211.9%。一般贸易进出口3357亿元,增长29.7%,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74.7%,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4.4个百分点。

五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有色金属、纺织服装鞋帽制造、钢铁、家具、汽车等产业外贸均实现较快增长。前11个月,江西有色金属业进出口426.9亿元,增长53.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进出口405.1亿元,增长35.2%;钢铁业进出口253.8亿元,增长65.8%。家具、锂电、汽车及农食产品分别进出口145.8亿、98.5亿、70.2亿和61.1亿元,分别增长28.9%、31.9%、40.6%和67.4%。十大重点产业进出口合计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3.5%。

为服务江西开放型经济建设,在海关总署的特别关心、特殊支持下,南昌海关充分发挥海关处在对外开放最前沿、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枢纽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实施“十百千万”服务计划,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跨境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以赴拓展内陆开放新空间。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支持做大做强南昌、九江、赣州口岸物流枢纽,打造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的内陆开放格局,推动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支持昌北国际机场拓展货运航线网络,前11个月国际货邮吞吐量10.6万吨,同比增长57%。持续落实促进综保区发展“21条措施”,前11个月江西4个综保区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72.1%,南昌综保区从全国第70位跃居第40位,赣州综保区调整至赣州国际港获批。

二是全力以赴培育内陆开放新动能。深入落实“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慧联通”的“三智”合作理念,推动“双区联动”项目列入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与深圳海关加强合作,在全国首创“跨省域、跨关区、跨陆海港”“赣深组合港”通关新模式,促进“苏区+特区”共同发展。培育新业态,服务“丝路电商”快速发展,跨境电商9610、9710、9810和1210业务相继开通,实现跨境电商全业务覆盖、全模式运行。

三是全力以赴打造内陆开放新环境。着力推进制度型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14项改革全部落实,“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100%,行政审批平均办理时长压缩三分之二。连续3年实施“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专项行动,通关效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扣除国内运输段)16.09小时,出口0.32小时。面对世纪疫情,实施“不见面”审批、货主“不到场”查验等超常规服务举措,创新推广“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全省各业务现场实现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海关业务“一网受理、一网通办”,企业实现“一次不跑”。

总体来看,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大背景下,江西外贸呈现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江西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南昌海关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大力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为建设“六个江西”贡献海关力量。

我的发布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徐承:谢谢李关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新社记者(文颖 摄)

中新社记者:刚刚李关长提到,江西省前11个月外贸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尤其11月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请问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外贸增长?

南昌海关统计分析处副处长张平初(文颖 摄)

张平初:前11个月江西外贸在去年外贸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的高基数情况下,仍实现22.1%的高速增长,尤其是11月份外贸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实属不易。这一方面有海外需求阶段性回暖的因素在里面,如受海外圣诞消费旺季支撑,9月份以来江西纺织服装、玩具等出口明显提速,11月分别增长62.6%和139.9%;但更多的还是得益于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培育高质量开放主体等系列举措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具体体现在:

一是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前11个月,南昌、赣州、九江、井冈山等四个综保区进出口实现全面增长且均高于当地整体增速。其中,南昌综保区进出口192.1亿元,增长113.6%;赣州综保区进出口108.8亿元,增长3.1倍;九江综保区进出口57.7亿元,增长3.3倍;井冈山综保区进出口38.3亿元,增长1.4倍。

二是民营企业活力不断激发。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西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为江西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前11个月,江西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共5321家,同比增加了786家,占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9.2%,进出口总值3297.7亿元,拉动全省外贸增长16个百分点。

三是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前11个月,江西氢氧化锂、人造石墨分别出口30亿元和18亿元,分别增长45.7%和49.4%,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太阳能电池出口117.4亿元,增长9.3%,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五。家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17.4亿元,增长38.5%;钢材、铜材、汽车及零配件分别出口67.8亿元、55.7亿元和65.9亿元,分别增长147.5%、47%和59.1%。

江西卫视记者(文颖 摄)

江西卫视记者:请问南昌海关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南昌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万彬(文颖 摄)

万彬:2021年,南昌海关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全力服务打造江西“四最”营商环境。

一是助开放稳增长,积极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以服务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搭平台打通道,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推动赣州综合保税区置换项目成功获批,为我省“保税+”业务的发展增添色彩。支持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1至11月开行进出口班列364列,同比增长13.4%。首创“湾区+老区”合作的“赣深组合港”模式,将沿海口岸搬至“家门口”。推动跨境电商B2B、B2C全业务落地,促成匈牙利商贸物流合作园区与赣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双区联动”项目列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成果清单,实现“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二是深改革提效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对接海关总署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先后制定出台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24项改革创新措施以及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38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两段准入”,叠加汇总征税等税收政策,创新实施“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持续“去繁就简”,简化随附单证,精简监管证件,实现通关时间更快、成本更低。11月,两步申报应用率72.64%,位居全国前列。通关效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扣除国内运输段)16.09小时,出口0.32小时。

三是优服务办实事,贴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十百千万”服务计划,形成“问题清零”机制,突出问题为导向,采取“线上+线下”途径,畅通问题反馈渠道,今年以来我关累计收集解决企业问题共计1200余个。加强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帮助烤鳗、茶叶等特色食品农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促进相关产品出口增长28.9%和29.8%。

新法制报记者(文颖 摄)

新法制报记者:能否介绍下海关在支持做大做优做强航空口岸方面有哪些措施?下一步还会有什么新的举措?

南昌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胡强(文颖 摄)

胡强:南昌海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外贸稳增长,积极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作用,立足海关职能,全力支持做大做优做强昌北机场航空货运,大力支持南昌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

一是更大力度拓展航空口岸功能。助力昌北国际机场建成“一货站三中心”,全国首创航空货运、国际邮件、国际快件“三关合一”的基础上,南昌海关积极争取海关总署支持,促成进境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和水果3个指定监管场地一次性获批设立,顺利通过预验收,为我省进口水果、冰鲜、水生动物搭建绿色通道,增强区域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江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更大力度做优做强货运航线。全力保障南昌-比利时列日和美国洛杉矶、纽约3条国际货运包机稳定运行,助力打造南昌-比利时列日货运航线成为国内-欧洲的精品航线,高峰期每周达17班。1-11月,我关共监管全货运包机1295架次,同比增长30%。

三是更大力度提升航空口岸效能。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货运包机业务,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用“互联网+海关”,实现报关、税费支付、放行状态查询等通关全流程实现“一网通办”。巩固“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专项行动成果,持续压缩整体通关时间,前三季度南昌航空口岸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2小时,在全国航空口岸中排名第2。

四是更大力度服务临空经济发展。全力推动跨境电商、国际邮快件快速发展,跨境电商9610、9710、9810多种业务模式实现全覆盖发展。1-11月跨境电商进出口清单600余万票,同比增长约10倍。

今年以来,江西航空货运增长明显。1-11月国际货邮吞吐量10.6万吨,同比增长57%。随着江西航空货运的发展,对周边省份货物产生了良好的聚集效应,国际货邮量中,有约7成是省外企业货物,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下一步,我关将认真落实海关总署工作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一批物流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要求,努力推进南昌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建设,支持打造“智慧空港”,支持加密和增开国际货运航线,促进航空货站9610场地建设运行,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积极拓展航空货源,助力江西航空货运健康快速发展。

经济晚报记者(文颖 摄)

经济晚报记者:刚才提到,南昌海关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实施了“十百千万”服务计划,能否详细介绍下“十百千万”服务计划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效?

南昌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处处长姚伟(文颖 摄)

姚伟:南昌海关坚持人民海关为人民,始终聚焦企业关切,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支持十大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发挥海关统计的“数据+研究”优势,开展十大产业专题调研分析,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高级化。比如针对锂电产业进口原料批量大、货值高、税款多的情况,加大“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担保放行”等通关作业模式应用力度,持续压缩通关时间。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等税收征管举措,为企业减轻资金压力。组建出口查检专班,提供从“申报、查验、签证、放行”一条龙服务,实现产品当日申报,当日放行。前11个月,我省锂电进出口98.5亿元,增长31.9%。同期,我省十大产业进出口拉动全省外贸增长32.5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百强外贸企业创新发展。参照AEO企业管理,为百强企业选派专职企业联络员“一对一”协调解决发展难题。例如,我们在服务某大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时,指导企业办理“以企业为单元”电子账册,叠加办理内销集中申报、“一次担保、多次循环使用”等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占用成本;“面对面”开展AEO高级认证辅导,逐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帮助企业顺利通过认证,拿到国际通关“金字招牌”,前11月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121.8%。前11个月,江西外贸百强企业进出口2050.7亿元,增长15.3%,占同期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5.7%。

三是推动千家中小型企业问题清零。研发上线“关企互动平台复工复产专版”,实时在线收集或答复企业咨询,实时在线收集和答复企业问题1200个。例如针对欧美、东盟对我国米制品出口的技术壁垒,为提升江西米粉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多维度加强对相关企业的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充分了解掌握有关检验检疫要求。前11个月,江西米粉出口1.9万吨,货值1.4亿元,出口量占全国三成以上,出口量值均居全国第2。

四是保证万家注册企业尽享政策红利。对在海关注册的2.5万家企业开展全覆盖政策宣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分专题、分类型的政策宣讲和法规解读,录制并发布涵盖各业务领域的21个政策宣讲视频,开展各类政策宣讲125场,服务事例被各类新闻媒体刊载183次,实现政策宣讲“全天候、全领域、全覆盖”,促进江西外贸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前11个月,江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596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818家。

徐承: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