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是否“就地过年”,不妨多些精准指导

元旦、春节临近,两节期间能否返乡?冬春季如何精准防控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就焦点问题进行回应。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12月19日 新华每日电讯)

近日,多地发出“就地过年”倡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冬春季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着力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也表示,一些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仍要严格执行现行防控政策。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倡导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和不必要的聚集。现在处于疫情中高风险的区域,口岸、边境等特殊区域,开展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地区要继续保持相对严格的管控措施。

“就地过年”不搞一刀切,是对群众“今年能不能回家过年”焦点问题的回应。也就是说是否“就地过年”,需要结合实际的防控形势以及各地不同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布局,不能是地方政府想“就地过年”就“就地过年”,也不能是想倡导就倡导,想限制就限制。这种回应是科学的态度,也是民生为本的态度。终极的目的是:一切以大局为本,一切以民生为本。“就地过年”是为了大局为了民生,“不就地过年”也是为了大局为了民生。因此来说,对于是否“就地过年”还需要多些指导。

一个是,国家层面给予指导。应该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总是想最好地促进疫情防控,这种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也需要防止出现“过度防疫”之下的强迫“就地过年”,原本还没有达到“就地过年”的标准,却非要“就地过年”,这种情况实际上也是懒政的一种表现形式。国家层面应该依据国家防控形势,在这个层面依据各地不同的情况,给出不同的指导意见,“就地过年”要给予审批,而不是一个企业就决定,一个县城就决定。

一个是,需要专家进行研判。是否“就地过年”,我们的有关部门不妨组织专家学者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依据防控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区,不同形式,给出科学合理的研判。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精准防控,要做好“就地过年”与否的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等级、个人免疫状态、疫情形势提出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指导。可以“回家过年”的则需要做好“途中防控”工作,确保高高兴兴、安安全全回家团圆。

总之,是否“就地过年”需要结合防控形势来决定,而不是头脑一热或者是“一刀切”。“就地过年”与否,还要用精准防控的尺子量一量。(郭元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