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要办好 51件民生实事

为政之道,民生为本。近日,我省出台《2022年民生实事工程安排方案》,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重围绕就业和创业、社会保险等八个方面,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1件实事。

南昌晚报·爱南昌客户端记者 吴跃强

就业和创业:

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亿元

就业和创业方面,包括进一步扩大就业、支持毕业生留赣就业创业、推进技工就业促进计划、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5件实事。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全省中职、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全日制毕业生留赣比例逾55%。

对符合条件的省内技工院校按照全日制中级工班毕业生6000元/人、全日制高级工班毕业生10000元/人、全日制预备技师班毕业生1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技工培养补助。

增加安排担保基金6000万元,及时足额拨付贴息资金,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亿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占贷款总数50%以上,到期贷款回收率在95%以上。

对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社会保险:

调整城乡居民

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

社会保险方面,包括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提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水平、完善失业保险政策5件实事。

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900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00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8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55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10万人。

将60周岁以上的待遇领取人员全省最低基础养老金提高8元,达到123元。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增设4000元、5000元、6000元三个档次,财政分别给予150元、190元、230元缴费补贴。

加大失业保险省级调剂力度,做实市级统收统支,并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90%发放失业保险金。

抚恤、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将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

提高60元

抚恤、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方面,包括提高抚恤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改善残疾人生活和照顾服务、做好城乡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为老年人办理人身意外险和发放津贴补贴、建立婴幼儿入托补贴制度等14件实事。

将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0元,达到825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530元。将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60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5元,达到400元。

全省新增100家左右社区嵌入式养老院,200个城市助餐服务网点,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新增10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1.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评选500个“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示范点。

为60周岁以上城乡特困老年人、重点优抚对象和70周岁以上所有老年人办理人身意外保险。

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

5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

配置到人员密集场所

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方面,包括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困难妇女提供“两癌”免费检查和救助服务、提供免费婚检和困难家庭出生缺陷防控服务等10件实事。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年人均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61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40元,达到360元。按规定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4元,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方式,在交通枢纽、公共文化设施、行政服务中心、风景旅游区、校区、社区、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备5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对设备投放点的工作人员及社会公众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社会事业:

全省新建、改扩建学校660所

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包括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5件实事。

提高省属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500元,达到6500元。

全省新建、改扩建学校660所,建成后增加学位数7.5万个,有序扩大学位供给。

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0所,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全省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88%,普惠园覆盖率8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3%。

实施2000个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100余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科技馆、200余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住房保障:

向符合条件的住房保障租赁家庭

发放租赁补贴

住房保障方面,包括加强住房保障建设、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件实事。

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加快补齐租赁住房短板,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完成国家下达的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开工和公共租赁住房新建(筹集)开工任务。向符合条件的在市场租赁住房的城镇住房保障家庭发放租赁补贴。

推行差异化财政奖补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

乡村振兴:

改造完成农村户

用卫生厕所10万户

乡村振兴方面,包括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改渡便民工程、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加强全省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5件实事。

全省选择6000个左右村点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因地制宜改造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0万户。

推进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新建桥梁14座,“通路撤渡”公路项目全部开工,撤销渡口数累计达到撤渡总目标数的50%。

群众生活:

增加城市公共停车泊位供给

群众生活方面,包括持续扩大公共停车设施有效供给、开展交通问题整治、支持县乡农贸市场建设提升、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5件实事。

加快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增加停车泊位供给。新建社会公共停车场,按不低于10%的车位比例建设充电设施。

对交通安全问题反映突出的幼儿园、中小学、医院、景区、商圈,以及城乡结合部、重点国省道等地区开展综合整治,完善行人过街设备设施、限速减速让行标志等交通设施设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