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抗疫思政课 传递战疫正能量

今视频客户端讯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大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聚焦“抗疫有我”这一鲜明思政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在疫情防控中体现高校师生的责任担当。用好抗击疫情的鲜活教材,凝聚抗疫力量,讲好这堂抗疫思政大课。

一首原创歌曲深藏的家国情怀

“爸爸,爸爸,有你就有爱,红马甲是你最美的穿戴,不管雨打还是风吹日晒,因为有你城市就有光彩。”3月21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媒体制作的《穿红马甲的爸爸》视频正式推出。这几天,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上空回荡着《穿红马甲的爸爸》,歌声引起了无数穿红马甲的父亲的共鸣……

穿红马甲的爸爸赖传可_副本

穿红马甲的爸爸赖传可

每一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亲,都有一双期盼的小眼睛守在窗前期待他们早点回家。这首歌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赖传可作词,著名音乐人羽善修改完善,知名作曲家熊飞老师谱曲。词曲在一个昼夜一气呵成,随即由江西小陈皮音乐团队进行编曲和录音。

在谈到这首歌的创作过程时,“铁汉”形象的赖传可眼中充满柔情,他拉了拉身上红马甲的拉链,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英雄城南昌按下暂停键,在这样紧张的时刻,作为音乐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赖传可必须坚守在岗位上。从3月16日至今,赖传可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无法和自己的家人、孩子在一起。每天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给予关心和问候。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半夜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赖传可的脑海里总是回荡着孩子稚嫩的声音,夕阳洒在女儿稚嫩的脸庞上,趴在窗前期待着爸爸回家的画面。

“创作一首作品送给日夜思念爸爸的孩子和那些在志愿者岗位上的爸爸们。”创作的灵感从赖传可的脑海里闪过,红马甲是无数默默奉献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代名词,就以穿红马甲的爸爸为主线进行创作,歌词从一个小孩的角度描述对爸爸的想念,一方面盼望着爸爸能回来多陪陪自己,一方面又懵懂地明白,爸爸不能回来是因为有更多的人需要他,爸爸就是一个榜样的故事。

歌曲《穿红马甲的爸爸》_副本

歌曲《穿红马甲的爸爸》

整首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画面感,将孩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和父亲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温柔婉转的旋律配上中国好童声大赛金奖获得者赖昕妤小朋友温柔细腻的演唱,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瞬间引起了听众的共鸣。

这不是赖传可的第一次创作。在此前的一个星期,他和学校师生一起,作词作曲并演唱抗疫公益歌曲《赣鄱有爱,汇聚南昌》。 “没有约定也没有彷徨,乍寒的风穿过大街小巷;红手印摁下英雄城的力量,逆行的初心依旧在滚烫……”被江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等官方平台倾情推出。

自南昌突发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讴歌一线战疫人员的感人事迹,激发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发挥专业特长,把这次疫情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心里话用音乐进行了表达,用歌声抒发一线战疫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用歌声抒发对广大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和家人们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祝福。

一个短视频带来的担当思考

3月22日,《“你是守护着我的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核酸检测全纪录》短视频在学校官方视频号推出了,师生反响强烈,“看到熟悉的老师了”“看完我感动的哭了”“加油,我的母校”……

王宇是该短视频的主要创作人员,他是学校大学生新闻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视频组组长,也是学校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名学生。3月17日,学校全员开展核酸检测的第一天,他就投入到学校抗击疫情的宣传工作中。在学校组织的全员核酸检测中,王宇所在的大学生新闻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视频组连续三天推出了《第一轮核酸检测现场直击》《科师大抗疫手势舞》《“你是守护着我的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核酸检测全纪录》等3个短视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志愿者 副本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志愿者

3月19日晚,王宇接到采访核酸检测全纪录的任务,凌晨一点左右,团队完成了拍摄脚本撰写、采访对象对接和团队成员分工。次日早上七点,团队成员在核酸检测点集合。当看到医护人员早早到达了现场,在开展一天任务之前互相加油打气的画面,王宇没有多想,扛起设备冲上前,抢拍这珍贵的镜头。

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岗_副本

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岗

因为赶时间,这样一群可爱的“大白”,对着镜头急匆匆地互相帮忙整理服装,而后冲着镜头举起右拳,齐声高喊着“加油”,结束后迅速又回归到备战状态中。这样的画面让镜头后的王宇很受感动。

当天小雨淅沥,王宇和小伙伴一直奔跑在各个核酸检测点之间采访拍摄。通过一天的实战,他对于采访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奔跑在风雨中,奔赴在各个核酸检测点对接工作的工作人员、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却十分重要的关口坚守的志愿者……这些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人和事,需要我们校媒工作者来挖掘、来讲好。”

王宇正在剪辑视频_副本

王宇正在剪辑视频

“组织需要我们,组织派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时刻要让党旗飘扬在战疫第一线。”视频剪辑过程中,这样的铮铮誓言萦绕在王宇心头。“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医护人员、志愿者、党员干部等都是守护着我们的光!”经过近十个小时的修改制作之后,最终成片定名为《“你是守护着我的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核酸检测全纪录》,时长2分钟。

“三天两夜中,一帧帧画面让我感受到了直击心灵深处的震撼和力量。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青年和校媒人,巧妙利用新媒体手段讲好我校同心抗疫的故事,我感到责无旁贷。”王宇说道。

疫情当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按照“新媒体平台强引领、传统媒体造氛围、短视频作品当尖兵”的思路,组建两校区大学生宣传队伍,迅速融入疫情防控主战场,展开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在连续推出的《科师大防疫日记》中,校媒团队采访了近200名师生,拍摄了1000多张照片,精选了“这一次,书记真的急了”等10多个暖心小故事和30多名师生的抗疫心声。

校媒团队通过采访和拍摄,讲好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守好“责任田”的担当故事,讲好志愿者不计酬劳、日夜兼程的奉献故事,讲好师生齐心、共克时艰的暖心故事,既感动了别人,也教育了自己,明白了接续奋斗的责任与担当。

一篇抗疫日记诠释的青春使命

“昨天‘手气好’,总算‘秒杀’到了一个志愿者名额,觉得特别兴奋,现在换我来守护美丽的校园,守护英雄城南昌。早上6:30,麻利起床;7:00赶往志愿者集合点,在负责志愿者工作的老师那里领了志愿者装备:红马甲、红帽子、口罩、手套,在志愿者装备‘武装’下,顿时觉得很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学校开展第一轮核酸检测的时候,凌晨3点的学校本该一片黑暗时,却隐约看到每个楼栋下方不断闪烁的光亮,那是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的老师、医护人员、还有志愿者们。那时,觉得是被守护的安全感,我就有加入到志愿者团队的想法。”

“后来听学长说,志愿者不能参与核酸检测工作。虽然有点失落,但我想,不参加核酸检测相关工作,我还可以做别的。就这样,我成了一名疫情防控宣传员,食堂门口、田径场、篮球场、学校商业街回荡着我响亮的声音。‘同学,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宿舍多通风……’很骄傲成为了这束光中的微光,青春就要闪闪发光,青春就要有担当、勇担当。”这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的曾羽轩,在3月21日的防疫日记中写下的真挚文字。

维护秩序的曾羽轩_副本

曾羽轩在维持秩序

和许多青年大学生一样,曾羽轩同学从来没想到过疫情会离自己那么近,那么突然。当收到学校需要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通知后,经常参加志愿服务的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到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队伍中,每次都因为“手速慢”,没有如愿。

用曾羽轩同学的话来说,“参与志愿服务是她成长的关键。”平时连小飞蛾都害怕、说话轻声细语的她,在一次次的防疫志愿服务中不断蜕变。

如今的曾羽轩,褪去了初次承担志愿服务时的焦虑和胆怯,如同一个小战士一样,从容、淡定、勇敢的顶着雨水、拿着小喇叭在人群中大声喊着:“请保持好一米距离,有序排队。”她还熟练地协助老师完成防疫物资清点、发放工作。

小小的身影不断奔波在学校食堂入口维护秩序、日常对公共场所戴口罩进行提醒、住校教工及家属信息登记等各个志愿服务点,有序调配和安排着各个岗位上的志愿者工作。

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曾羽轩同学还主动承担了防疫宣传工作,参与制作了抗疫随想记、“你”是我的关键词、同心战疫等多篇微信推文,获得师生的广泛好评。

在日记中,曾羽轩提到自己的父亲是一名一线防疫志愿者,在听说她参与学校防疫志愿服务工作后,忍不住为她点赞,亲切叮嘱她注意保暖和防护,还和她分享了自己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

在曾羽轩的身后,不仅有学校、老师、父母,更有着一群和她一样积极参与到防疫战线中的“红马甲”志愿者。他们始终团结在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筑起守护美丽校园的一道青春防线。

三月的南昌风很大,还时不时飘着雨,风雨中更显青年学子的担当。青年志愿者炽热的心永远热血沸腾,那是从心底燃起的火焰,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大学生党员、团员志愿者们践行志愿者精神的体现,那一抹鲜亮的红色之光不仅照亮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更照亮了南昌这座英雄城。(余玉荣 陈红梅 赖传可 记者 陶望平)

(作者:陶望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