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从教43年的老父亲

爸爸出生在耕读为本的传统家庭,土地和书本,构成他人生两大基本底色——农民和教师。土地赋予他朴实坚忍的品格,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书本给了他追求崇高理想的可能,默默耕耘,桃李满园。力耕与教育,是他一生的志业,不管是阡陌田垄还是三尺讲台,他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秉持他青年入党时的初心,并用一生去践行从教的誓言。

爸爸做了一辈子乡村教师。从丰城师范到石滩初中,43年人生最曼妙的旅程,蓦然回首仿佛只是一瞬。在巍峨秀美的罗山山峰,在荒僻宁静的故县旧地,留下了他无数匆忙的脚印和矫健的背影。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普遍贫困,农家子弟辍学成风,能读就读,不能读就去学门手艺过活。可爸爸却深知,在农村,教育对个体命运改变的极端重要性。他爱才惜才,对那些天资较好的学生,他想方设法、苦口婆心,尽全力助他们重返校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故县初中时期,由于家长旧思想作祟,学校一名成绩优异的初二女生突然辍学,身为校长的他和班主任一道,连夜疾行十余里,来到女生家中,好说歹说,硬是把她拽回了学校。至今,爸爸每年还能收到这位学生的贺卡和慰问。

不管是对学校的学生还是家中的子弟,他总爱用宋真宗的《励学篇》来督促他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对于在贫困逆境求学的学子,充满了强大的正面激励能量。像华坪女中的张桂梅校长一样,无数农家孩子就是听着这几句重复的叮咛,跃出龙门。

虽然爸爸做了一辈子老师,且长时间都担任校长,但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总觉得是粗线条粗放式的,非常不拘一格。他本人不修边幅,裤管扎起来常常一高一低,却丝毫不以为意。和人聊天总是神清气爽,辩才无碍,至兴起时更是唾沫横飞,满座充溢着快乐的气息。无论在哪里教书,他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课堂上领着学生放声诵读,颇有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意味;课间领着学生一起做广播体操时,他规规矩矩,一丝不苟,做得比学生还标准、还认真。

前年冬天,罗山中学91级同学搞聚会,爸爸应邀参加,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他别出心裁地提出重返罗山中学,回味一下当年在食堂门口集体喝稀饭的往事。据说在条件艰苦的当年,食堂不设座位,罗中师生们在早读结束后,只能集体端着铝制饭盒,齐刷刷地站在食堂门口,就着咸菜,或蹲或站或席地,一碗滚烫的稀饭下肚以充腹。一时间,吹气、嗦嘬、咂嘴,声音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学生们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四五十号中年人,伫立在隆冬的寒风中,重现当年的情景,回味着他们的学生生活。集体喝稀饭,创意几近滑稽,可饮水思源,忆苦思甜,爸爸似乎又用他独特的方式给他昔日的学生上了一堂不忘初心的人生课。孟子评价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我却戏言爸爸“望之不像校长”,是的,他农民的一面又显露无遗了。

杨仕艳的父亲杨作人

三尺讲台践初心,曼妙旅程四十载——人民教师杨作人

“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教育家杨昌济曾拟此联以自励,这两句也可以作为爸爸一生教书育人的注脚。有时,我觉得爸爸也像个自避桃源的隐士,一箪食一瓢饮,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如同这片他奉献一生、耕耘一生的土地,厚重、无言,却毅然将整个生命献给了乡村教育。

我想,也正是因为有千万个像他这样的乡村教育者,才有现今乡村振兴事业蔚为壮观的气象。现在他退休了,可以更加沉潜在他自己的桃花源,而桃花源外,已然是郁郁葱葱,大木参天!(作者:丰城市桥东镇中心小学 杨仕艳)

(作者:杨仕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