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骗局盯上了“养老钱”

投资老年公寓、诱导购买保健品、谎称提高社保待遇……近年来,以“养老”为名的诈骗时有发生。4月起,我省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取得一定成效。

高价保健品“坑老”

一提免费的鸡蛋、一通保健品回访电话、一次养老理财项目的推介,或许就是养老诈骗的第一步。近日,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养老电信诈骗案件。

2021年2月至3月,陈某以江西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名义在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某农民公寓招聘7人。周某等4人被聘为客服人员,熊某等3人被聘为销售人员。

“客服人员先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再借老人病情引出销售人员。”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助理曾梦雯告诉记者,销售人则员冒充专家夸大老年人病情,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成本低廉的食品及保健类产品。

据悉,该团伙共骗得金额约18万元,经法院审理,陈某等8名被告人以诈骗罪被判处六个月至四年十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判处相应罚金。

常见诈骗“套路”曝光

日前,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曾华向记者介绍了养老诈骗犯罪的套路。

据曾华介绍,常见养老诈骗“套路”手法主要有四类。

养老服务类诈骗。通常以开发老年公寓、打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养老社区为名,吸引老年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投资返利类诈骗。虚构养老投资项目或理财产品,以“高息返利”“保本付息”等吸引老年人,骗取钱财。

假冒身份类诈骗。犯罪分子会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身份,以老年人子孙涉及刑事案件需要交纳“保证金”为由,骗取钱财;或是冒充民政工作人员身份,以为老年人代 办养老保险、低保证明等需要“好处费”“手续费”为由,骗取钱财。

销售产品类诈骗,通过发放礼品、组织旅游、免费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养生保健讲座、专家义诊活动,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假冒伪劣的保健品等,进行诈骗。

专项行动显成效

曾华告诉记者:“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老年人警惕性较低、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抓住老年人对新生事物较为陌生、信息较为闭塞的特点,并迎合部分老年人贪图小利、盲目轻信‘高息零风险’投资的心理,实施以养老为由的各种诈骗,危害严重。”

今年4月起,我省全面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利用半年时间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涉诈违法犯罪。

记者了解到,自4月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据各部门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全省法院共有养老诈骗案件31件,审结9件,执行到位金额12.2亿元;截至5月20日,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养老诈骗犯罪嫌疑人14人、起诉11件46人,在办养老诈骗犯罪案件33件(主要为非法集资类犯罪);截至5月14日,全省公安机关破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人,打掉犯罪团伙4个。

提高防骗“免疫力”

老年人被骗并非贪小便宜那么简单。一方面,老年群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网上支付等新技术新业态适应慢,对最新骗术的了解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他们对健康养生、情感交流、养老钱增值尤为渴望,这些特点恰恰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除了加大整治力度、规范行业发展之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十分必要。

随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开展,我省各地都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各地公检法、住建、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等部门公布养老诈骗犯罪举报电话,向社会征集养老诈骗线索。(江西晨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