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林长制条例》7月1日起施行

长水村的千年红豆杉枝叶茂盛。

一棵红豆杉需要2个人才能抱住。

长水村山水景色怡人。

6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省林业局联合召开的《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贯彻落实新闻发布会在九江市武宁县举行。据介绍,这是省政府新闻办第一次将新闻发布会放在县里举办。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江西省林长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7月1日即将施行,该《条例》是全国第二部省级林长制法规,《条例》为林业资源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去年我省林业总产值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自2018年7月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林长制工作不断推深做实,取得显著成效,逐步实现从林长制迈向‘林长治’。”在发布会上,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严成介绍,自林长制实施以来,我省林业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意识显著增强。据统计,2021年,全省已签发总林长令245次,各级林长开展巡林5975人次,市县两级林长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问题3297个,各级林长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建立了“一长两员”源头管理体系,实行林业资源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创新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机制,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成效大幅度提升。

森林增绿提质步伐明显加快,同时,绿色生态红利也得到了充分释放。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油茶、毛竹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林业产业呈现出总量做大、结构做优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油茶面积和总产值均居全国第二位,竹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全省林下经济产业和产值规模均居全国前列。2021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5740多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林业资源领域立法工作迈出新步伐

为巩固提升我省林长制改革成果,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林长制改革,实现林长制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今年5月31日,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西省林长制条例》。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全国第二部省级林长制法规,《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严成称,《条例》作为规范林长制工作的地方性法规,为林业资源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撑和法治保障,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条例》的出台,一方面总结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直面现实问题,提出了符合江西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林长制“江西做法”,标志着我省林业资源领域立法工作迈出新步伐、书写了新篇章。

首次以立法方式规范林长设立程序

《条例》共25条,明确了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全省按照行政区划分级设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明确了实施林长制的主要任务,推动林业资源保护发展的“五绿”任务,即“护绿”(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增绿”(推进国土绿化)、“管绿”(建立健全林业资源管理体系)、“用绿”(扶持发展林业产业)、“活绿”(让林权流转起来,林业体制机制更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等五个方面;明确了以村级林长监管员和护林员为主体的林业资源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及各级林长、监管员和护林员职责,压实林业资源保护责任的“最后一公里”。

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副林长的产生方式没有统一标准。《条例》对此做了统一规范,规定总林长由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总林长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林长、副林长由总林长提名、总林长会议确定。这是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对林长设立程序进行规范,既解决了林长设立程序不规范的问题,也提高了林长设立的严肃性。

为了进一步落实林业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推动林长履职尽责,《条例》规定,省、设区的市、县(市、区)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应当定期开展巡林工作,巡查责任区内的林业资源保护发展情况。省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每年巡林不少于一次,设区的市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每半年巡林不少于一次,县(市、区)总林长、副总林长、林长每季度巡林不少于一次。乡镇(街道)林长、副林长和村(社区)林长、副林长按照县级林长制办事机构的安排开展巡林工作。

探索形成林业资源源头管理体系

我省在推动林长制基层基础能力建设时,探索形成了以“基层林长、监管员、护林员”为代表的“一长两员”林业资源源头管理体系。

《条例》充分吸取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对基层林长和监管员、护林员的活动予以规范,充分发挥基层林长和监管员、护林员距离山头近、发现情况早等优势,守好源头、看牢山头、管住人头,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切实落实“源头治理”责任。

为保障林长制工作顺利开展,《条例》还首创了约谈制度。如有林长未按照要求履行职责、对发现的问题未按照规定处理或者其他怠于履行职责的,上一级林长可以对其进行约谈。被约谈后应当落实约谈提出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措施,约谈整改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千年红豆杉古树群成呵护生态环境的缩影

记者了解到,此次《江西省林长制条例》贯彻落实新闻发布会,属于首届全国“林长制论坛”活动之一。在发布会上,九江市副市长容长贵介绍,这次全国“林长制论坛”,将会邀请有关方面院士和专家做主题报告和主旨演讲,此外还有启动仪式、主题征文、媒体采风等分场活动。

而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武宁县,正是林长制的发源地。据悉,武宁于2017年4月印发《武宁县“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建立林长制。目前,武宁县森林覆盖率达75.96%。

昨日下午,记者参与全国“林长制论坛”媒体采风活动,走进武宁县罗坪镇长水村,一座座翠绿的大山,在蓝天白云下,更显生机活力。

来到长水村的千年红豆杉群,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红豆杉映入眼帘。长水村一位年长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群红豆杉历史悠久,在一千多年前,当地居民在村庄周围种植了南方红豆杉,一直繁衍至今。这些红豆杉平均树高20米,树围2.5米,最粗的几棵需要3人才能合抱,像这样成林且古老的红豆杉群非常稀少。这些红豆杉不仅是当地村民的生活见证,也是人们保护森林资源、呵护生态环境的缩影。

山区农民端起了生态“金饭碗”

记者走访了解到,林长制推行前,长水村的村民经常到山上砍柴用来烧火做饭,还会卖木材赚钱;林长制推行后,村民开始意识到砍柴不能带来长远利益,开始注重生态保护,在绿水青山中“掘金”。

据了解,目前,武宁县正大力发展“林业+旅游”等新兴业态,全面做活森林旅游经济,打造了许多特色主题精品“林宿”,罗坪长水生态价值转化产业园、鲁溪双新“一红一绿”(高山茶叶、高山辣椒)等“林旅”融合产业发展典型。今年来,武宁县实现旅游人次492.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86亿元,其中长水村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接待人数突破24.2万人次,旅游收入0.48亿元,让山区农民从“卖树木”转变为“卖生态”,端起生态“金饭碗”。

武宁县长水长寿红豆杉培育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里云介绍,现在该合作社红豆杉的种植面积达538亩,年产值达200多万元。(江西晨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