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让“好评中国”清风吹拂乡村田野

植“笔”耘耔,览一叶之微;驾“语”轻舟,凌万顷之波。

从“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四月,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六月,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青年”为主题的2022“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持续“爆屏”,数亿网民围观点赞“打call”,成为近期网络上最为火热的话题之一。

一句良言,如沐春风。众多网络评论作者以笔为犁、以纸为地,紧紧围绕大赛主题直抒胸臆、以文化人,创作出了一篇篇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外显光芒、内蕴底气的精品佳作,让好评的清风吹拂到了党的奋斗历程、祖国的壮美河山、民族的文化历史、人民的智慧结晶,生动呈现了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中华儿女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当然,“好评中国”清风也吹拂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园乡村”,吹拂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饶田野”。这一刻,我们回想起远离喧嚣的大山,回想起天真无邪的童年,回想起在稻田里嬉戏打闹的场景,回想起那远眺一重又一重山的憧憬。这让我们欣喜地认识到,那个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依旧时时刻刻哺乳着、牵引着我们,是我们忘不了的根与魂。

乡村在凝望我们,我们在改变乡村。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的形态已全然不同于往日,但乡村承载的历史记忆、文化底蕴饱含丰沛情感、充满无穷力量,是支撑我们更好地向前奔跑的动力引擎。显然,用指尖上的“无形之笔”点亮乡村田野,既是我们更好认识乡村田野的题中之义,又是我们回答渊源之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我们要用过去的视角回溯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全面剖析在这一过程中人的发展、事的嬗变、物的变化,展示出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另一方面,我们要用现代的视角审视乡村的现状和擘画乡村的未来,以深入挖掘“一砖一瓦”里的情感蕴含为切口,以统筹整理“一草一木”里的资源禀赋为抓手,切实通过乡村振兴让乡村去掉老气、焕发生气。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站在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用评论笔锋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好了解政策、参与其中、共同享受,有助于我们凝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同时,通过评论把更多的赞美给到农村、更多的鼓励给到农民、更多的夸奖给到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可以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提供精神支撑,进而让乡村振兴绽放更加鲜艳夺目的花朵。

希望的田野在乡村,青春的田野在乡村。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深刻认识推动乡村振兴的极端重要性,理应把好评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更多地放在乡村田野,让大家认识到乡村不是“犄角旮旯”,更不是“贫困集聚地”,而是无限希望的孕育地。更重要的是,青年要立志振兴乡村,把充沛的精力和火热的激情投入到基层这片大有可为的天地,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曾在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