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毫厘之间”亦是人生方向

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洪家光,是中国航发黎明工装制造厂夹具工段特级技能师,从普通技工到车工、数控车双料高级技师,再到特级技能师,他在毫厘之间寻找“人生坐标”,先后完成200多项工装工具技术革新,解决300多个工装工具技术难题。

洪家光在他的行业领域中无疑是成功的,只是我们看到了他成功之后的光鲜,却无法从寥寥数语中真正看到他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于是只能试着在他的工作轨迹中寻找一些感同身受。当“毫厘之间”“人生坐标”“冷板凳”“精益求精”等词语出现在眼帘,似乎有些明白了洪家光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把工匠精神运用到了实践之中,才成为了我们眼中的标杆模范。成为模范的过程自然是艰难的,毫厘都不可失之的,除了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还有无私贡献的高尚品质和臻于至善的创新理念。

敬业与失职,在毫厘之间。对于技能师来说,几毫米之间的失误也许就是失职,一次的失职代表的就是重大的损失甚至是生命的危险。因此,洪家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是靠着自己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过得硬”的工作能力得来的。他的敬业,使他成为了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也让人反思,毫厘都“不可错”的职业操守究竟是如何坚守下来的?在我看来,那是因为他心中有信仰,有大爱,把自己当成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才不会敷衍塞责,把犯一点点小错不当回事。须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敬业该是一种长久的信念和态度,否则,行差踏错一步就会让自己的人生走向错误的方向。

高尚与庸俗,在毫厘之间。“工匠精神是点亮自己,而共产党员更需要带动他人。”洪家光不仅自己在成长,还承担起了传帮带、提技能的职责,引导青年人立足岗位、勇于挑战,实行团队作战,申报并授权31项国家专利,完成创新和攻关项目84项。有人或许会觉得高尚是一个抽象的词语,实际上,它会随着每个人的行为点点滴滴地释放出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人产生敬意,使人想要靠近,与自私自利的庸俗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党员干部需谨记,高尚与庸俗仅有一步之隔,面对得失,选择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利益?面对前路,选择甘为人梯还是妒贤嫉能?这些你会如何取舍?这将直接决定着你的人生宽度与厚度。

创新与守旧,在毫厘之间。对于创业者来说,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则只能困在原地。选择创新还是守旧,其实就在一念之间。洪家光白天工作之余练磨刀,晚上回家看书琢磨研究不同刀具的特性,练习磨出上百把不同功能和材质的刀具,总结了几万字的心得。正是在不断创新中磨练自己,才有了后来的各项的殊荣。对于所有党员干部来说,要牢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要明白,创新能力是自己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自己时刻要达到的一种突破,只有时刻想着创新,才能不满足于当下,不屑于当墨守成规的太平官,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初的人生梦想。(杨丽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