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变85周年。时间流逝,岁月流转,很多故事正在慢慢变淡,有些记忆却永远不能忘记。卢沟桥的炮声以及那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战岁月,始终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每一名中国人都要意识到,我们经历过怎样的过去,铭记胜利背后的巨大牺牲,赓续在血与火中淬炼升华的精神,更好地珍惜和保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以民族气节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民族气节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中华民族无数英雄儿女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崇高气节,回首望去仍令人血脉偾张、心怀激荡。面对列强铁蹄的践踏,面对国土被不断地侵占,面对人民被无情地蹂躏,中国人民没有害怕和怯懦,而是以无畏抗争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以不屈意志彻底打败敌人。无论是“八女投江”的英勇事迹,还是“八百壮士”的孤军壮举,无不展现了中华儿女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大义和革命气节,这正是抗战精神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的诠释。
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4年的浴血抗战,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广泛、更强烈、更持久。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汇聚起气势磅礴的力量。今天,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零散的个体力量聚合为庞大的集体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中,真正做到把“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富强、民族繁荣添砖加瓦。
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强不息才能必胜,才能在未来前进道路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铁一般的教训。只有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大,中华儿女才会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卢沟桥上的硝烟早已散尽,今天的中国再不是1937年的中国,然而世界并不太平,战争不断、灾难连绵。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强意志,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倍加珍爱当下美好的生活,珍爱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珍爱和谐稳定的社会,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自立自强重任,团结起来,众志成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杨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