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年轻干部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尤其是在两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六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对广大年轻干部提出殷切希望,为努力把年轻干部培养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新时代年轻干部要补足精神之钙,把牢思想之舵,夯实行动之基,祛除“软骨病、恐惧症、无能症”,在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在躬行践履中践行初心,在自我耕耘中壮苗出穗、成长成才,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青春动力。
理想信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压舱石、终身课。党员干部像车,理想信念像轴,车能走多远、承多重,关键看车轴。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如果年轻干部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干事创业的动力不足,容易滋生各种贪婪腐败问题,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就没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学习中提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在工作中锤炼党性品质,检验理想信念;在生活中反省不足短板,恪守理想信念。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始终,是每个年轻干部终身的必修课。
敢于担当是年轻干部的成事之要、成才之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担当实干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求真务实,才有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和国家事业才得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急先锋”,离不开敢担当、善作为、勤为民的“实干家”。党员干部干事担事,是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年轻干部要躬身笃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当下的事情,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大干快干、苦干实干,牢固树立“大干不难、小干不易”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全力以赴、聚力以对,在有力的担当中扛起使命职责,以丰富的知识、宽阔的眼界、过硬的本领应对前所未有的时代变革。
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年轻干部身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学生气,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稍有欠缺,在进入基层工作之后,如果不能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就不能了解群众真正的想法,就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工作就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年轻干部身处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改革发展等吃劲的岗位,面对的大都是“急难险重”任务,也时常陷入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漩涡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是年轻干部茁壮成长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实践能力的巨大考验,年轻干部要培育敢于直面问题的魄力,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既“身入”基层,更“心入”基层,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望”行察“色”找问题,“闻”音嗅“味”摸问题,“问”症谈“心”挖问题,把问题“靶心”“核心”找准,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能力,确保弄清楚难点在哪里、阻力在哪里、症结在哪里。(程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