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要充分释放人才的最大效能,奏响新时代“人才乐章”,让更多“千里马”奔涌汇聚成奋进新征程的强大“人才洪流”。
擦亮“火眼金睛”,弹好选才“序曲”。近年来,各地争相出现抢人大战,人才落地政策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出现了短暂的“海市蜃楼”现象,人才扎堆涌进。各地想将真正的人才“收入囊中”,需擦亮“火眼金睛”选才,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搭建施展才智“展露光芒”的舞台,营造一个“不偏不倚”的公平环境,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表析其里,全方位了解人才的“过人之处”、评估人才能力、了解思想品行、考量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实效,绘出“精准画像”,筛选出真正有才学、敢干事、能担当之人,让“关系户”“躺平者”“花拳绣腿玩家”无处遁形。
搭建“干事舞台”,唱好用才“高潮”。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要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了解人才“个性特点”,准确把握单位、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的专业、特长,紧扣“人岗相适”的原则,严格把握人才和岗位的“紧密度”,避免“瞎指挥、乱点谱”,导致新进人才“水土不服”。做到以人才为本、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包容人才,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原则,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确保用当其事、用当其时、用当其才,真正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能在广阔的平台上“大展拳脚”“大展宏图”,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效应。
打造“候鸟天堂”,奏好留才“尾音”。“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人才本不易得,得到后更应爱惜,留住人才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畅通晋升路径,营造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让真正各领域优秀人才“吃苦更吃香”;另一方面要注入真心和爱心,用“心”呵护人才,注重对人才的服务保障,细化个人待遇、住房、医疗保障、家属安排、子女教育等问题,做好人才引进的“后半篇”文章,以感情留人,尊重、信任和关怀各类人才,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工作环境,免除“后顾之忧”,让人才的心灵“安家”。(钟逸)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