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规范使用汉字是平台应有责任

7月13日,微博管理员发文称,站方将对站内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包括:①加大对利用“错别字”借机传播不良信息等违规行为的排查清理力度;②健全平台用语管理机制,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③通过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加强站内宣介等方式,引导站内用户规范使用汉字。

网络信息时代,造就了许多网络语词,不少网络单词不断生成并被人们所接受,有的甚至成了年度网红用词。但是,网络用词的不规范,或者胡乱编造等现象,也衍生了不少的问题,对推行规范文字的使用,产生了不良影响。许多网络用词,一时间让人“真假难辨”“错对不分”“混淆视听”,造成了认知混乱、错误使用,影响了规范汉语的推广使用。特别是网络平台的把关不严,或者听之任之,也助推了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满天飞的风气,让网民无法辨别真伪,或者跟风使用,长此以往,以致忘记了正确规范汉字词语的使用,在行文用词或者遣词造句上错漏百出,贻笑大方。

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者混水摸鱼,借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更增加了社会负面能量,除了妨碍规范文字的推广使用,还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催化剂,带来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中华文字文化造成了间接伤害或抹黑。

网络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加强对新词新语、字母词、外语词等的监测研究和规范引导。正确规范使用文字,这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职责担当。在国家一再倡导规范使用汉字的背景下,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屡屡“光明正大”的出现和使用,是对规范用词、文明用语的冲击,危害显而易见。虽然问题“网络词语”生成原因意义很多,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各方理解接受态度也不一。但无论如何,其长期存在或广为流行,都会对规范文字使用、推广有严重危害性,社会各方引起足够重视,提高站位,全力纠错纠偏,进一步推动规范文字的使用。

作为网络最前沿,责任最重大的网络平台更是义不容辞,更要担当履职,在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宣传、积极引导用户规范使用汉字的同时,积极开展规范使用文字作风建设,鼓励、倡导句斟字嚼、咬文嚼字的严谨精神,进一步融合现代智能科技和人员积极性、责任心,加强对网络信息发布文字的审核工作。特别是对敏感信息审核更要锱铢必较,一个字也不放松,改变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等不负责任作风,确保发布信息用词得当,表达准确,不造成歧义或不良影响,净化网络空间清朗空气。(黄跃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