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为党员干部如何更好地应对变局、投身实践,如何更好地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提供了遵循和指导。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看待发展,从群众的期盼出发描绘路线,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落实到造福人民的行动中 。

在群众路线中倾听民意。下基层、听民意,不但是一种工作方法、一种掌握基层情况的途径,更是一种态度。多听群众的心声,才能做到切合群众要求,做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在此过程中,党员干部保持“初心”是首要。如果只是“函来函往”“走马观花”,或“点到为止”此类浮于表面的方式进行,那么问题永远是问题。党员干部要走进百姓家门、田间地头与群众们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交流;要祛除“官气”,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放下身段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办好群众实事,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精准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才能让问题“一个萝卜一个坑”得到精准解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躬身实践中千锤百炼。“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体现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简单朴素道理。“干”字是“两横一竖”的果断,是“一根竿子插到底”的决心,是实干的作风、是奋发的精神。实干是连通“知”与“行”的桥梁,躬身实践胜过百“巧”。党员干部要像治沙理沙的焦裕禄、奉献藏区的孔繁森、投身乡村的黄文秀一样,立足平凡的岗位躬身为民、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地为群众办好实事,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发扬实干精神,“干”字当头,在深入群众中用实劲、下实功、干实事、求实效,在千锤百炼中提升本领,在新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在静心反思中查漏补缺。“吾日三省吾身”,“三”代表多次,古人尚且通过每天不断反省自身从而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学会在自省中查漏补缺,把自我反思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金无赤金,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圣人”,更不会有完全不会犯错误的人,党员干部要勇于“照镜子”,学会反思和主动反思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才是“聪明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利用好群众评价,以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思”,遇到问题不做“睁眼瞎”,始终保持“不破楼兰终不改”的毅力,不断改进自身问题,提升自身能力,为人民群众把事情做好做精。(若依)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