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13日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扣好社会公德之环,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心有阳光,任何时候都不会觉得寒冷;手捧玫瑰,走到哪里都能够散发芬芳。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一个社会如果社会公德得到普遍遵守,就有助于陶冶人们高尚情操,有助于克服和纠正不良社会风气。从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公德秩序的构建,到扶弱救危、见义勇为良好风尚的形成,人人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展现思想之真、行为之善、精神之美,就能让每一句充满温情的话语、每一次义无反顾的选择、每一笔饱含关爱的善款、每一袋炙热滚烫的血液在人与人的连接中形成表达善意的“链式反应”,就能让善行和善心层层传递、放大,从而汇聚成时代道德洪流,润泽社会和谐有序运转。
扣好职业道德之环,争做单位的好员工。“择一事,精一技,终一生”,无数社会主义劳动者与伟大时代“双向奔赴”,用高尚的职业操守、扎实的职业技能、忘我的职业奉献托举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美好明天。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职业道德越来越成为示范性、公共性、代表性、广泛性的主导型道德,一个弘扬职业理想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活力涌流、文明进步的社会。虽然社会分工不同,但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各行各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相互服务的。只要每个人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作出了贡献,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尊重;只有认识了自己所处社会职位的价值,才能将爱祖国、爱人民与自尊自爱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在追求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工作中抵达生命的辉煌。当崇高的职业道德落实为掷地有声的职业行动,民族复兴的“大厦”就有了坚实的“地基”。
扣好家庭美德之环,争做家庭的好成员。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作为以姻缘和血缘为纽带构成的社会生活群体,作为每个人的出生地、成长地,是人类道德关系最集中的地方。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美德教育,孝悌恭敬是我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逐渐解构传统社会,家庭不再只是传统意义的社会居所。但家庭依然承载着孩童的温室、生活的港湾、晚年的依托等传统功能,“家和万事兴”始终是亘古不变、颠扑不破的真理。从“尊老爱幼”注重家教,到“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注重家庭,再到“勤俭持家、邻里互助”注重家风,我国传统家庭道德的现代化转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弘扬新时代的家庭美德提供遵循。因此,一方面,需要全体成员广泛参与其中,共同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让家庭美德根植每个家庭成员心灵,让家庭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点。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可以说,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社会好公民、单位好员工、家庭好成员等“中国好人”,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让世间美好与崇德向善“环环相扣”。(徐永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