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通知》,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分为21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等109篇文章,著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当从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中充分领悟“人民至上”的深邃意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伟大胜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群众之所以要坚决支持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分享成果也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尤其是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意,精准掌握群众所想所忧所盼,特别是直接关系群众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现实问题,要多出点子、想办法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升群众的支持率、满意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具体工作中,通过具体实际的行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信赖和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在认识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帮助群众,聚焦经济社会重点、群众关心热点、基层治理难点,通过调研、座谈、收集意见建议等方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重点工作和重大计划,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广大群众的点赞。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回望百年浴血奋斗历程,我们党由小变大、从弱变强,历经诸多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诸多磨难而百炼成钢,正是因为我们党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办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实事好事、解决好关系群众安危冷暖的实际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盼,始终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工作成色的主要标准,惟其如此,人民群众才会与我们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才能使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国的社会主义能够有今天的日新月异变化,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不是从天而降的,更不是别人施舍来的,而是靠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在我们党的英明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奋斗出来的。广大群众之所以拥护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群众的强大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走向更大胜利的彼岸。(司伟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