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新时代青年

近日,电视剧《底线》正在热播,该剧由现实中存在的重大舆情案件改编,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剧中演员演绎的老中青三代法官,给了笔者很大感触。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要深悟“人民”的内涵和意义,主动挑起历史重担,继承先辈的优良品质,转变思想、态度、工作作风,在群众工作中多一些暖心举措,一些关怀的话语,一句耐心的解释,做群众心中“有温度”的干部。

青年干部要坚守37℃的初心,做群众的“娘家人”。《底线》里中年法官因工作产生委屈、压力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但在老师傅的教育下,对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场所,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青年干部下基层要处理各种“糟心事”“烦心事”,一些年轻干部便开始对工作失去耐心,好高骛远想要干“大事业”,却忘记了做好基层琐碎的工作不仅是职责,也是一项“大事业”。37℃是人类体表最合适的温度,青年干部应保持这种的“常温”,怀揣为民服务的初心,耐心地接待群众、耐心地倾听群众心声、耐心地解决群众问题;学会主动向群众问候生活、主动与群众交流想法、主动与群众分享感受,聊聊家长里短,听听他们的“呼声”“哭声”“骂声”,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小棉袄”。

青年干部要保持0℃的清醒,做群众的“倾听者”。《底线》中最高法下来的年轻法官刚到基层,在处理群众纠纷时过于理想化的思考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在调解中未及时发挥劝导作用,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基层工作繁杂,青年干部从高校走进基层,要接好基层这块“接力棒”,首先要克服傲慢情绪,少一些“我行”,多一些“请假”,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俯下身子,虚心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和基层群众请教,学习与人沟通、处理纠纷的技巧,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转变思想,全方面思考群众诉求,真诚倾听群众意见,谋划最大“同心圆”;转变角度,从事实、优劣中思考群众诉求,从不同群体中读懂群众需求,寻求最大“公约数”。

青年干部要永葆100℃的炽热,做人民群众的“好帮手”。雷锋同志曾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年轻干部要牢牢把握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接受基层工作的考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工作中保持火热的激情,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解最难的难题。通过调研、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在不触碰底线和原则的情况下实现双赢。求真务实,深入群众,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多办实事、多解难题;当做群众工作出现矛盾纠纷时,要体谅、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破隔阂,争取理解,让“鱼水关系”更加深入群众和干部内心,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信息提供:中共资溪县委组织部 付宇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