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注入导师帮带新活力 搭建人才成长快车道

为有效解决村(社区)“两委”干部经验不足、能力不强、本领不够等问题,今年以来,九江市柴桑区城门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创新实施“导师帮带制”,通过以老传新、以强帮弱、以上带下,让村(社区)干部学中干、干中学,快速汲取导师的丰富经验,不断提升农村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以老传新点对点,传授基层“治理经”

街道坚持“好中选优”原则,邀请资历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党组织书记对新任书记进行业务培训,传授走近百姓、贴近群众的“绝活妙计”,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岗位,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快速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金桥村党支部书记赵大坤通过“一对一”跟班式培养,带领白合村党组织负责人陈大明参与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中,逐步积累起村务管理、纠纷调解、应急处突等实践经验。今年以来,陈大明通过见习观摩、交流学习等方式,现场观摩金桥村产业园、果蔬脆加工厂等集体经济产业,交流学习金桥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结合白合村发展实际,制定《白合村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计划》,多方筹措资金,成功打造白合村“一中心两基地”(农耕农事体验中心、传统手工艺和文化传习基地、红色文化和自然科学教育基地),与市直二十所幼中小学签署校企共建劳动教育基地合作协议书,带动100余位村民就业,村集体增收40万元。

图片1

(白合村研学和劳动实践基地)

图片2

(白合村研学和劳动实践基地)

以强帮弱连成线,帮助集体“经济账”

为破解村与村之间工作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难题,街道确定帮带导师,以强帮弱、抱团发展。确定班子战斗力、个人工作能力较强的金桥村党支部书记赵大坤、联盟村党总支书记田立记帮带“85后”红心村新任党支部书记徐雄。帮带团通过调研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联盟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及红心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并围绕方式困难开展座谈交流,取长补短,结合红心村湖面资源丰富的优势,帮助年轻干部理清思路、共谋发展,切实有效提升徐雄书记产业发展能力,目前已启动红心村小城门湖循环水养殖场项目,其他湖面资源也出租给养殖户,多渠道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街道通过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组织联动、产业联育等,实现“1 1>2”的聚力效应,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图片3

(帮带导师一行到红心村小城门湖循环水养殖厂调研)

以上带下扩大面,带宽乡村“振兴路”

街道明确基层党建“三化”工作表现突出的金兰村支部书记赵大红为帮带导师,重点帮带白畈村。白畈村党支部书记毛圣继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了解金兰村、金桥村、白合村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对照党建“三化”、便民服务等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充分考虑村民服务和活动需求,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10月中旬,白畈村村级新活动场所建设完成,场所设置“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代办合作医疗、民政优抚等各类服务事项,让“群众少跑腿、干部多跑路”落在实处,真正体现“为民办事”。白畈村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持续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图片4

(白畈村新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为确保帮带效果,街道对帮带对象的重点工作、重要成效、重大事项变化等实时记录、全程纪实,按照“月报告、季座谈、半年评议、全年考核”追踪培养成效,真正通过导师帮带,形成“良师带高徒、薪火代代传”“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良好局面,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城门街道 聂梓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