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武功山万龙山乡:“四个聚焦”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新闻热线:15170097919

近年来,萍乡武功山万龙山乡以摘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这一国字号招牌为契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乡村振兴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全域旅游为支撑,立足“四个聚焦”,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形成。

图片1

——焦党建引领发展,筑牢乡村治理“主阵地”

“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巩固好、发挥好、发展好,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乡村治理才会有坚强的‘主心骨’。”万龙山乡党建办主任邓红梅说道。万龙山乡不断夯实基层堡垒,基层党员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疫情防控等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完善“选苗、培苗、管苗”链条,新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占比67%,储备年轻村级后备力量28人,为优化乡村治理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高标准完成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推动乡村治理主阵地不断筑牢,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 加强村(居)廉洁工作平台建设,以项目化管理推进廉洁萍乡建设落地落实,逐步建立起权责明确、程序严密、全面公开、监督到位的村级事务管理体系。

图片2

——聚焦共建共治共享,画好乡村治理“同心圆”

“乡村治理不能‘剃头担子一头热’,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以前大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一个个积极性可强了。”桂花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周其发说道。万龙山乡统筹职能、力量、资源,将全乡14个村(居)划分为159个单位网格,搭建起集网格指挥长、网格片长、网格监督长、网格长、网格员于一体的五级乡村治理网格队伍,构建专职运行、责任到位、便捷高效的精细化网格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员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以“拉家常”模式,大力推进景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房屋风貌管控,推深做实林长制河长制,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打通乡村多元共治的“神经末梢”,让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指数更高。

图片3

——聚焦集体经济壮大,激活乡村治理“新引擎”

“今年在上级支持下,村里基础设施和游玩路线得到提升改造,来槽下的游客比往年多了三成以上,村里民宿家家爆满。”槽下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邱国华说道。槽下村位置偏远,曾是经济比较落后的村,但现在,槽下村找准定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避暑旅游网红村”,村级集体经济今年已达到30万元以上。万龙山乡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做大“一户一亩茶”,推行“公司 基地 合作社 茶农”抱团发展新模式,引导1000余户村民从事茶叶种植、茶场做工等相关工作。做强“一户一客房”,强化旅游民宿产业链打造,极大提供就业岗位。做优“一村一景点”,精心打造龙溪秘境、竹海槽下、白鹭苑民宿自然村等乡村旅游点,统筹协同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行乡村“微度假”,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提升“输血”质量,推动乡村治理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

——聚焦精神文明建设,奏响乡村治理“和谐音”

“早些年我们这里的红白喜事都比较讲排场,现在推行移风易俗,喜事新办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茅店村正准备筹备儿子婚宴的周生文说道。万龙山乡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促进乡村和谐发展、助力乡村治理平稳推进的基础工程,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风文明。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培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常态、机制健全的与乡村治理相衔接的志愿服务体系,全乡600余名党员走街串户全覆盖联系群众。持续深化绿色殡葬改革,火化率和入墓率均达100%。将完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农户“红黑榜”作为“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农垦记忆馆、茅店红色家风馆、南岭地区革命历史陈列馆,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为乡村善治涵养强大精神动力。(刘崇玲/图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