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花开红胜火——吉州创新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作为吉安市中心城区所在地,吉州区聚集着不少前来就业创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何做好城区民族工作,是该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绕不开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吉州区坚持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充分发挥站点作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创新实施“石榴籽工程”,以精准服务安心,以暖心活动凝心,以守望相助融心,促进生活在辖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与本地居民心连心、手牵手,共建共享美好幸福生活。今年11月,该区文山街道仓口社区被省民宗局确定为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示范社区,上田侯路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被确定为全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示范站。

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全过程,创新建立沟通机制,以精准服务安心,让每一颗“石榴籽”更紧密

“感谢服务管理工作站,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让我们能够真正融入这座城市。”作为第一批来吉创业的新疆籍同胞,阿卜力米提感触深刻。

对于阿卜力米提等新疆籍流动经商人员来说,服务管理工作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场所,更给了他们一个坚强的依靠。

文山街道仓口社区新疆籍流动经商人员较为集中。2020年5月,该区在这里建成了全区唯一一个新疆籍流动经商人员管理服务站。该站创新建立恳谈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民族一家亲”警民恳谈会、“茶话会”,及时了解辖区新疆同胞的所思所想所盼;创新“三定”联系制度,建立定员、定期、定责“三定”联系制度,确定街道党工委委员定期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创新部门协作机制,以管理服务站汇聚统战、公安、市监、环保等多个部门的力量,在充分了解诉求的基础上精准提供劳动就业、职业培训、困难救助、政策咨询等贴心服务,让每一位新疆籍流动经商人员安心在吉创业安家。

在阿卜力米提看来,管理服务站就像一个温暖的“娘家”。这温暖,不只源于站点。

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工作全过程,吉州区以服务管理工作站为平台,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街道党工委书记每半年召开一次少数民族工作会,社区书记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会议,科学制定“石榴籽工程”七大行动,出台《新疆籍流动经商人员管理服务站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诉有去处、事有平台。

从阿卜力米提两兄弟开始来吉闯荡到现在,已有51位新疆籍同胞在吉州安居乐业,通过经营羊肉串、烧烤、新疆特产等,实现人均年收入7万元,与职能部门、社区、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享受均等化服务,真正实现了“一家亲”。

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以暖心活动凝心,让每一颗“石榴籽”更饱满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和睦之魂,是民族发展之基。吉州区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以“携手互助·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一方面,在重要节假日开展一系列暖心活动,另一方面,在重要节日邀请少数民族居民共同开展社区联谊文化活动,让少数民族群众与本地居民在活动中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彼此的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增进友谊,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润物无声,打造异乡的“娘家”。在平常,充分发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阅览室的作用,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子女闲暇时间可以在这里免费观看图书、自由玩耍,放学后还可以在这里写作业、练书法;在节假日,开展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庆走访慰问,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帮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及时与远在新疆的亲属亲情连线,实现“云”上团圆。阿卜力米提在吉州区站稳脚跟后,把三个子女都接了来,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急需解决。了解这一情况后,服务管理工作站马上与区民宗局、区教体局等单位沟通协调,及时解决了孩子们的就学问题,解了阿卜力米提的燃眉之急。

坚持春风化雨,打造身边的“家园”。3月,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组织在吉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的妇女和儿童,与街道社区妇女干部共度“民族交流促融合,连心共建一家亲”庆“三八”活动,组织少数民族儿童参观吉安海洋世界,让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在欢乐中体会幸福感、获得感。在端午节、中秋节,还组织少数民族同胞开展“粽香端午 传承文明”“月圆中秋·情暖社区”等活动,你教我包粽子,我给你分月饼,在一次次交流互动中找到归属感、认同感。通过开展系列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不仅弘扬传统文化,而且增进邻里和谐,也使少数民族家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把吉州区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已经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也都选择留在吉州继续上学。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共建共享平台,以守望相助融心,让每一颗“石榴籽”更鲜红

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为依托,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为少数民族人员实行民政、计生、就业、教育、治安和帮困等一站式帮办服务,维护少数民族同胞合法权益的同时,也积极引导和鼓励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人员与本地居民守望相助,共同参与吉州区的各项社会事业,让他们在共建共享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以共享实现共融。服务管理工作站充分发挥社区网格管理主体作用,联合公安、民宗、市监、城管等部门,通过入户调查、核对派出所户籍信息、发放“连心卡”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人口基础台账,并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就业、子女入托就学、就医、证照申请办理、法律援助等方面诉求20余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良好社会环境。

以共建深化共融。以服务管理工作站为纽带,找到了归属感的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人员参与吉州区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每年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少数民族商户们都会主动积极对接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低保户、残疾人等家庭送上慰问金、大米和食用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阿卜力米提多次带头组织维吾尔族同胞伸出援助之手,主动捐赠资金、牛奶、羊肉串、馕等物资累计4万余元,得知社区人手不够,他们主动报名,积极参与小区值班值守。在防疫工作中,多次展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构筑中国梦”美好场景。

在“安心”“凝心”中“融心”,吉州民族团结之花正绚丽绽放。(井冈山报 刘建钦、蒋阿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