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违停10分钟内“免罚”——九江市城管局执法支队对症出招,多措并举,治理停车“顽疾

3月底,九江市城市管理局、九江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两家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各自执法职能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九江城区部分路段为“严管路段”并实行严管措施的通告》。4月份起,九江市局执法支队启动新一轮人行道停车秩序专项攻坚,针对城市道路特点,对一些在非“严管路段”上违法停放车辆的行为,进行强化执法,但对10分钟内驶离车辆不进行罚款。

5月19日下午4时15分,家住八里湖新区保利中航城启航路的王女士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您的机动车停车位置处于违停区域,请于10分钟内驶离,否则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原来,王女士把车辆违停在了人行道上,且压占了盲道。

收到短信后,她立即赶到停车点将车开走。“10分钟以内挪走就不会被罚款,今后请注意切勿压占盲道,影响他人通行安全。”现场执法的城管队员提醒她。

这是九江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的部分人行道违停“10分钟免罚”举措,通过搭建人行道违停处罚信息化系统,并与交警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城管执法队员只要手持“城管通”执法设备,拍摄违停车辆的车牌、违停地点等图片信息,经系统后台工作人员审核确认违停行为后,系统会立即自动向车主发送一条手机短信,提醒车主10分钟内将车辆驶离。

对于超出10分钟仍未驶离的车辆,系统会生成一张“道路交通违法停车告知单”,由执法队员贴在违停车辆前挡风玻璃处,完成前期执法流程。

使用这种“贴单执法”模式后,城管队员第一次拍照取证完,10分钟后要回到原地再次复核,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

“我们把难事留给自己,通过短信提醒的方式给违停车主一个纠正的机会,达到了执法初衷,也提升了车主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这种人性化举措,也让违停车主心服口服。九江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处罚只是手段,减少违停、规范道路秩序才是目的。目前车辆违停处罚执行到位率逐步提升,有效改善以往处罚执行到位难等问题。

信息化手段支撑,向重难点路段“开刀”

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完善,也让违停巡查执法更精准智慧。

人行道违停举报问题多发区域的相关数据,都保存在支队人行道违停处罚系统平台。通过这个系统,全市的人行道违停执法的实时情况、市民违停举报等实时信息都能一目了然,通过数据汇总分析,城管部门能清楚掌握各个路段的违停行为发生时间、频次等信息,给巡查执法提供指导依据,“比如在哪个时段强化管理、在哪里增派执法力量,都可以通过数据辅助决策。”九江市城管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九江市正在通过这一平台制定全市重点区域、路段的人行道违停“负面清单”,并将各大队巡查执法力度、成效等纳入城管综合考评,推动治理违停“顽疾”。

挖掘潜在资源,就近满足居民需求

随着城管巡查执法力度强化,以及文明停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人行道停车秩序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不过,仍有一些区域的停车秩序,光靠管、罚难以长效治理,尤其是缺少泊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老旧街区。

为推动解决停车难题,九江市也在推进“见缝插针”挖掘停车资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增加停车泊位,合理规划门店前坪闲置空地成停车位,需求和管理的两难都能有效解决,把停车资源落实到居民真正有需求的地方。

治理人行道违停 立规矩更要讲方法

九江市城管支队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秉承“管理有温度、执法有尺度”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法思路,统筹疏堵保畅和违法治理。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努力实现人行道停车管理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10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个时限内把车辆移走,在执法部门对违停的忍耐范围以内;10分钟后确认罚单,车主被罚得再痛,也得认法规。

给出的10分钟时限,传递了九江市城管部门的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人性化的创新举措也让市民更乐意接受。不仅如此,九江市还将信息化分析手段应用到日常执法过程中,针对性改善重点路段停车乱的问题,为市民生活和创文明城营造良好的氛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