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戒毒管理局党委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作风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调查研究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走深走实。
坚持问题导向,力求调研选题“准”
为发挥调查研究在推动工作的突破引领作用,省戒毒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把选准选好调研课题作为基础工作,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广泛征集调研课题,全面梳理影响戒毒工作发展瓶颈、群众急难愁盼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18个重点课题,为调查研究推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高选题政治站位。把完善毒品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毒品问题治理之路作为选题的方向,聚焦戒毒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戒毒场所依法治理、教育戒治体系建设等一批重点选题。
聚焦戒毒事业痛点难点。针对病残戒毒人员收治、戒毒医疗能力等制约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问题,局党委态度鲜明、意志坚定、直面问题,研究确立了病残戒毒人员收治机制建设、戒毒医疗能力提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等调研课题。
聚焦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对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新期待、新要求,把顺应干警个人成长进步、业务能力提升需求,把解决基层干警工作生活实际问题作为调研重要任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创新导向,力求信息掌握“全”
省戒毒管理局坚持创新导向,通过科学统筹安排、改进调研形式、运用科技手段等形式,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
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制定调查研究实施方案,提出符合江西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实际的17项调研内容,精细谋划调研安排,局领导和局机关各处室围绕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方案18个,明确了调研工作目标、方式、内容和工作要求。
开展沉浸式调研。围绕局党委提出的体验一次上岗执勤、品尝一餐戒毒人员伙食、旁听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八个一”沉浸式调研要求,局领导先后参加基层大中队民警交班会、安全形势研判会、诊断评估会商会等20余场次,在交流互动和情景换位的体验中,找寻了一道道改进工作的良方,架起了一条条沟通心灵的桥梁。
充分利用科技赋能。各调研组立足课题自身特点,通过利用网络调查问卷、大数据分析、“智慧戒毒”等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科技赋能调查研究的作用,提高调研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效性。
坚持结果导向,力求调研成果“实”
省戒毒管理局坚持效果导向,认真分析问题,推动建章立制,提高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精准分析问题。5月23日、6月20日局党委书记、局长邱荣飞先后召开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听取建议座谈会,对调研过程中发展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各调研组召开调查研究座谈会7次,找准问题,分析研究。
开展建章立制。把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年活动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大兴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对梳理的218条制度规范目录进行落实效果评估、征求立改废释意见,对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度进行修订完善。
推动成果转化。围绕调研教育戒治体系建设、医疗水平提升、干部选育管用等18个课题开展调研,发现问题86 个,已解决问题57个,成果转化23个,推动完善了规范省直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基层党组织设置、病残吸毒人员接收规范等一批制度。
坚持作风导向,确保调研纪律“严”
省戒毒管理局坚持效果导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强化作风建设贯彻调查研究始终。
力戒形式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到困难问题多、群众意见集中的基层场所开展调研。
转变工作作风。在省戒毒管理局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中,对调研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纪律提出明确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示范,18个调研组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戒毒场所和外省兄弟单位开展调查研究45次,原汁原味地掌握和反映基层最真实情况。
改进调查方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邱荣飞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戒毒场所、信州区社戒社康指导中心开展调研,各调研组也先后深入基层戒毒场所观戒毒学员言行、听基层干警心声,召开座谈交流会8次、进行面对面单独交流112次、发起问卷调查8次,整理汇总意见建议62条,确保掌握真情况、发现真问题。
省戒毒管理局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继续推动领导干部下一线、进场所,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制约戒毒场所发展难题和干警“急难愁盼”问题,以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成效,推动全省司法行政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幸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