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洪广祥:守正创新敢担当 抗疫防病有作为

幼学岐黄、德术兼修,终成学界泰斗;大医精诚、乐传岐黄,如今青胜于蓝。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洪广祥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从医50多年,长期致力于肺系疾病的临床研究。他的学术观点源于中医经典著作,并善于撷取诸家精华,有继承、有发展,还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临床风格,擅长呼吸疾病和内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见树,在国内同行中率先提出“治肺不远温”、哮病的“三因一体”学说,及“补虚泻实”为慢阻肺全程治则等学术观点,对临床实践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曾获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3个,研制国家三类新中药2个,其中治疗支气管哮喘新中药——蠲哮片,分别获中国发明协会和香港国际华人发明博览会金奖。及系列院内制剂“咳喘固本冲剂”、“复方参蛤片”、“寒咳宁”、“蛭散胶囊”等临床疗效肯定,畅销海内外,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提出的学术观点得到中医肺系病专家高度认可,在中医肺病专业领域享有盛誉。

微信图片_20230705094427

洪广祥喜读经书,活用经方,对《金匮要略》中有关肠痈辨证论治的论述,有独到的心得。认为肺痈与肠痈虽为两种不同种类的疾病,但是有根本一致的病理特点,即均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只是病变部位不同,一个在肠,一个在肺,故立法遣方可相互借鉴。临证常将治疗肠痈的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移植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外科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阴疽多为人体阳气不足,气血虚损,邪气从寒化所致,与支气管扩张的病机有诸多相似之处,故洪教授将此方移植用于支气管扩张稳定期的治疗。移植应用也是一种创新方式,洪教授把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阳和汤移用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扩展了临床治疗思路和方药,解决了临床支气管扩张诊治中遇到的一些疑点和难点:比如说支气管扩张的病人虚实夹杂,寒热并存,病情总是反反复复,难以根治。通过这些方药联合运用起到寒热并治,兼顾虚实,疗效更好。

微信图片_20230705094430

(洪广祥教授在义诊中)

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洪广祥教授创制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方药,温肺煎、温阳益气护卫汤、蠲哮汤、补元汤、抗敏煎等,这些方药已制成温肺化纤颗粒、温肺煎颗粒、复方款冬花颗粒、益气护卫膏、补元膏、咳喘固本冲剂等6种院内制剂,临床疗效显著,在医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得到了时间的认可,患者反馈良好,销量经久不衰的中药。

温肺煎针对风寒性咳嗽人群效果很好,起效快而且持久,不反弹;

复方款冬花颗粒适用于大多数咳嗽患者,老少皆宜,

益气护卫膏适合哮喘患者,

补元膏适合慢阻肺患者,这两种都属于膏方,适合冬季调补,增强哮喘、慢阻肺患者体质,预防疾病反复发作与急性加重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咳喘固本冲剂对于呼吸系统易感人群适合,疗效显著,服用方便。

温肺化纤颗粒是针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

2014年,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由刘良徛教授负责。团队成员有13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主任中医师5人,中级职称1人;博士5人,硕士7人。工作室依托科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江西省肺系病中医医疗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工作室围绕洪广祥教授“治肺不远温”、“三因学说”等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对肺痿、哮病开展了较深入研究。

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的时候,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设了首个新冠肺炎中医康复门诊,其中洪广祥学生、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的负责人,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院长,全国中医呼吸内科专家刘良徛牵头制定了江西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为全国新冠肺炎防治贡献了“江西方案”,以“温肺化纤汤”作为基础专方治疗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刘良徛表示:近20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肺间质纤维化的探究,很早就探讨了阳虚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密切关系,继而提出该病病机为阳虚寒凝,痰瘀阻络,本质是虚实夹杂,阳虚寒凝为本,痰滞血瘀为标。我们传承国医大师洪广祥 “治肺不远温”的学术思想,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属于慢性肺系疾病范畴。创新提出“全程温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应当“温阳散寒,祛痰行瘀”,运用中医“异病同治”原则,选用阳和汤为基础方创制温肺化纤汤专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微信图片_20230705094432

在此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应用温肺化纤汤治疗新冠肺炎后肺间质纤维化,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优势,体现了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卫事件的能力,增强了中医药民族自信,事迹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正面报道。温肺化纤颗粒也作为重要抗疫物资,随中国政府(江西)赴乌兹别克斯坦联合工作组出征以抗击新冠肺炎,有力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一项覆盖1643例患者的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表明:① 温肺化纤汤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增强体力,疗效显著;②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为广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措施;③ 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平均节约住院费用约1000-2000元/人次,减少家庭护理费用约8000-12000元/人次,创造了显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温肺化纤汤是经省药监局批准为院内制剂,是疫情发生以来江西省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院内制剂(温肺化纤颗粒)。目前,温肺化纤汤已在全国范围内 15 家中医院(含8家三甲医院)临床推广运用,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充分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优势。

洪广祥主要学术观点

微信图片_20230705094446

1.“治肺不远温”学术思想 

1)气阳虚弱是慢性肺系病症的主要内因

2)痰瘀伏肺是慢性肺系病症最主要的病理产物

3)外感风寒是慢性肺系病症反复发作最常见的诱因。

2.“全程温法治疗哮病”   

这是洪教授“治肺不远温”学术思想在哮病诊治中的具体应用,并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贯穿中医药防治哮喘全过程。全程温法基础方药,推荐小青龙汤和温阳益气护卫汤。在防治哮喘实践中,洪老发现哮喘患者普遍对温肺散寒和益气温阳药有着较强的耐受力,很少显现化热化燥的不良反应。即使在治疗热哮过程中,也强调“治肺不远温”和“用药不避温”的观点,常在温的基础上酌加清的药味,一般均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酌加生石膏或黄芩等,常可收到显著疗效。热哮证的出现,往往是在寒哮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多为寒郁化热所致,或者称为合并感染。其热象是标,是暂时的,不是病证的主体。

3.“痰瘀伏肺”为哮病宿根  

一般对哮喘夙根的认识,多推崇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在治法上主张“专以去痰为先”。洪教授认为:痰饮内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气郁、血瘀往往互为因果,因为宿痰伏肺,气机郁滞,不仅会导致津凝生痰,同时又因气郁痰滞影响血行,出现痰瘀不解的复杂局面。从痰与瘀的关系来说,痰可酿瘀,痰为瘀的基础,而瘀亦能变生痰水,形成因果循环。痰夹瘀血,结成窠臼,潜伏于肺,遂成哮证的“夙根”

4.“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   

根据朱丹溪“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和唐容川“治一切血证皆宜治气”的古训,提出了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新思路是“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治气之法,应当从调肝气、行脾气、泻肺气、利腑气等方面着手。在《黄帝内经》“肺若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理论的启示下,选择以“苦降”为作用特点的,以疏利气机为目标的药物作为组方基础,在古方平气散基础上大胆创新,制成平喘新方“蠲哮汤”,方由葶苈子、青皮、陈皮、槟榔、大黄、生姜各10g,牡荆子、鬼箭羽各15g等组成。

微信图片_20230705094457

5.“补宗益气防治慢阻肺”  

慢阻肺长期、反复发作,必然伤及肺脏,致肺气虚,继则伤及脾,致脾气虚。随着肺脾气虚的逐渐加重,宗气受损就会逐渐显现,因此,宗气不足是气之虚极的结果。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抗御外邪能力低下,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对寒冷和气温变化极为敏感,常易感冒和继发感染,而引发病情的反复和急性加重。这与宗气不足、卫气不固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肺气不足和脾气不足。慢阻肺呼吸肌疲劳与肺脾气虚关系密切,是宗气虚衰的结果。慢阻肺的营养障碍,不能单纯理解为脾胃虚弱,而是已经涉及元气和宗气的虚衰,甚至呈现脾胃衰败的局面。在急性加重期,主要矛盾是邪实,标证突出,出现咳嗽咳痰增多、阻塞气道、喘促加重等,但始终伴随着虚象,如,神疲体倦、气短乏力、怯寒肢冷、纳呆、腹胀、自汗易感,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差,虚弱脉与邪实脉并存。且加重期极易反复感冒,出现病情反复。目前抗生素不断升级,但炎性反应仍难以控制,反而出现真菌感染。如果中医以解表祛邪治标、行瘀排痰为治则,即使取得疗效,患者还未恢复,复感外邪,易再次加重,如此恶性循环,医者陷于被动地位,穷于应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转换思维方式,边攻边防,扶正祛邪同时进行,就可以标本同治,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洪教授提出应注意补益宗气,提高患者全身和局部的防御功能,强化“扶正以祛邪”,可有效的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次数,提高防治效果。

微信图片_20230705094500

6.“补虚泻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程治则”等   

依据慢阻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证候特点,洪教授认为:补虚重在纠正气阳虚弱,特别是元气虚和宗气虚。泻实着眼涤痰行瘀。慢阻肺患者的气阳虚弱证候多表现为:气短不足以息,动则加剧,怯寒肢冷,不耐风寒,形体瘦薄,饮食不馨,体倦乏力,大便易溏软,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微腻,脉虚软,右关偏弦滑,右寸多细滑,或细弦滑,两尺脉弱等。选用补中益气汤、补元汤(经验方)、芪附汤益气温阳。如由阳及阴,而呈现气阴两虚证候者,除见上述阳气虚弱证候外,还可兼见口干而不欲饮、舌质偏红、舌苔薄少,脉细弦虚数等气阴虚兼证,而以单纯阴虚者临床少见。兼挟气阴两虚者,可配合生脉散或麦门冬汤以阴阳两补。慢阻肺患者的痰瘀伏肺证候多表现为面色晦滞,颈、肩、上背部肌肉僵硬、酸痛、胀满;或脘腹饱胀,唇、舌暗或紫暗,舌下青筋显露,指甲暗红;胸部膨满,咯痰稠黏,舌苔腻,脉右寸细滑,右关弦滑等。选用千缗汤、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加减祛痰行瘀。痰瘀为阴邪,非温不化。因此用药宜温,切忌寒凉郁遏,出现痰瘀胶固,加重气道壅塞。若痰瘀化热,出现痰黄稠黏、口渴便结、舌质红暗、苔黄厚腻、脉滑数等痰热瘀阻证候时,可改用清化痰热、散瘀泄热法,兼有表邪遏肺,喘满症状较甚者,需要宣肺泄热。待痰热证候顿挫后,及时改用“温化”方药以图缓治。  

这些方法都是以洪老的学术观点为指导运用于临床,针对慢性肺系病的患者疗效很好,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制定了系统的防治方案,体现了中医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优势。

洪广祥名医工作室介绍

微信图片_20230705095344

国医大师洪广祥传承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由刘良徛教授负责。团队成员有13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主任中医师5人,中级职称1人;博士5人,硕士7人。工作室依托科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江西省肺系病中医医疗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呼吸病研究所。工作室围绕洪广祥教授“治肺不远温”、“三因学说”等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对肺痿、哮病开展了较深入研究。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疗效可靠、可供临床推广的6个疾病诊疗方案,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共有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科技厅5项,省教育厅5项,省卫计委19项。出版专著16部,其中主编10部,副主编2部。获得数据库软件、专利、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等成果转化共15项。发表论文182篇,其中SCI9篇、核心期刊66篇。工作室先后举办八期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学术思想高级研修班》,对洪老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讲授、传播、推广应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