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助推 梦溪原浆酒坊高质量发展全纪实

樟树市梦溪原浆酒坊坐落于一条乡间街道的僻静处。

走进酒坊,扑鼻而来一股清新的酒香,入目可见摆放整齐的机械设施和排列有序的瓷制酒缸,几名制酒工人挥汗如雨,干劲十足地将甘冽清甜、浓香四溢的白酒从集罐倒入酒瓶。

图片1

很难相信,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江西师范大学原驻村工作队、当地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销售额与日俱增,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梦溪白酒”已然成为樟树市店下镇“四个一”特色产业支柱,为产业振兴提供生动典范。

图片2

攻坚克难,发挥优势

樟树市自古享有“药都、酒乡、盐化城”的美称,以中药材、酒和盐为特色产业,名满天下。然而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时刻,户籍人口近4000人的樟树市店下镇枫林村,仍然存有建档立卡脱贫户42户,共计110多人。

枫林村产业基础薄弱,水稻等传统第一产业规模小,二、三产业起步晚,产值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严重流失。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受学校党委指派,余华凌担任江西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队长,同3名队员一起,于2021年7月入驻枫林村。

余华凌带领队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和实干加巧干的精神,仔细研读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着力分析枫林村产业无特色、销售无渠道、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激烈等难题,围绕“帮什么?怎么帮?”,开展深度调研,找出了枫林村产业发展滞后的“病根”——没有充分发挥当地富硒的天然优势。

“樟树自古有‘酒乡’美称,樟树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谷物生产,商代有佳酿,宋代出名酒。凭借悠久的酿酒历史这张产业名片,店下镇枫林村的产业于起步时便有了不可多得的基础优势。”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校直属党支部书记、原驻村第一书记余华凌说。

经过缜密分析和充分商议,江西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得出结论:在当前条件和环境下,只有发展酿酒业,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他们决定在当地发展白酒产业,打出一套组合拳——“绿水青山理念保护生态”“核心科学技术助力酿造”“绿色循环模式提升效益”“多种方式扩展销售渠道”。

有效利用,良性发展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驻村工作队考察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禀赋,认识到发展梦溪原浆酒坊必须理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彰显地域特点、当地风情,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开发生产,真正盘活、用好一方水土。

——水的滋润

“水是酒之血”,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白酒的质量。

枫林村主要用水来自梦湖水库,优良洁净,经简易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水中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矿物盐和微量元素,水泽清澈,口味清爽,辅以淡淡香甜。

好水促生产。梦溪原浆酒坊以当地优质水源为生产原材料,有利于酿酒糟醅发酵急速、曲温上升快速、曲霉和酵母菌生长良好,既保证了生产质量,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好水利品味。优质水源的甘甜、清澈、无杂质使酒体也具有泉水般甘洌、清爽的特点。举一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给人一种简单、清新、质朴的感觉。

——土的滋养

“粮为酒之肉”,粮食是白酒生产的基础;土壤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枫林村位于樟树市东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以红壤为主。由于风化成土、土壤理化和腐殖质层较厚,加之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枫林村全域土壤肥沃、富含硒元素,为粮食品质奠定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糯米产酒绵”,以糯米为原料使酒体更加甜润。

梦溪原浆酒坊以当地糯米为原料。富硒土壤所生产的糯米质地绵软而黏性十足,易于被水浸泡,在酿制过程中能够产生出更多糖分,产出的酒呈现出芳香幽雅,口感醇厚绵甜,入喉回味悠长。

“我们的酿酒米和酿酒水都是一等的上品,酿酒米就是著名的梦硒大米,酿酒水都可以直接喝!”酒坊工作人员周师傅引以为傲地称赞道。

科技赋能,品质提高

加强科技创新,给乡村产业腾飞插上核心技术的翅膀,定能推动产业兴旺。

传统白酒酿造流程实际上比较简单,一般经过粉碎、配料、润料和拌料、蒸煮糊化、冷散、加曲、加水堆积,入池发酵、出池蒸酒8道工序,每个酒坊都可以完成。如何把“简单”变为“不简单”,彰显地方特色,成为梦溪原浆酒坊亟待解决的难题。

江西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锚定发展方向,发扬钻研精神,下定决心攻克“科技关”。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人才优势,掌握三大核心技术酿造清香型梦溪原浆白酒:

——品质得到保证

采用二维核磁共振频谱学,最大程度上保证丢槽淀粉的糖化,提高丢糟酒的生产量和品质。

——口感更加丝滑

采用双曲发酵技术,混合蒸馏,粮糟入酵,有效提升酒的风味和质量。

——香味更加浓郁

采用酯化酶技术,用酯化酶的催化作用使酸、醇生成醇类香味物质,使酒香更加浓郁。

图片3

图片4

 

每一项技术的创新都是品质的提升;每一步流程的优化都是质量的跨越。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梦溪原浆酒坊技术顾问崔浩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将现代科技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才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科技成果应用在伟大事业中。”

模式重塑,增效保质

绿色循环产业是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也是梦溪原浆酒坊转型升级的“航标”。

——推进协同高效的产业融合

梦溪原浆酒坊是驻村工作队科学谋划“四个一”工程的支柱产业,与梦硒大米、精音果蔬基地、官堂白茶共同组成枫林村的特色产业。梦溪原浆酒坊延伸产业链条,同其余特色产业共享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就地消费等,聚焦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等混合融合。

尤其在生产原料方面,酒坊把当地特色谷物优势转化为农产品品质优势,精选优质糯米,形成既利用又宣传的推介效益。

——打造统筹兼顾的绿色循环

梦溪原浆酒坊契合绿色发展理念,广泛应用生物燃料,投入大量成本购置先进酿造装备,防空重金属污染。气态变液态的工艺流程减少酒体杂质,降低空气污染、水污染。液态酒及时入缸发酵,最大程度保证绿色无污染。

梦溪原浆酒坊与其余三大特色产业构成绿色循环互补链。酒坊废弃酒糟富含有机质,驻村工作队聘请专家进行深入研究,提纯丢糟糖分,为白茶种植提供生物肥料,为农家牲畜提供营养饲料,甚至加工成为极具营养价值的农副产品进行售卖,变废为宝,实现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构建科学紧密的利益联结

梦溪原浆酒坊秉持以产业兴旺惠及农民的理念,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充分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梦溪原浆酒坊构建“公司 合作社 农户”农企融合共赢模式,将农民特别是贫困户、脱贫边缘户劳动力安排到酒坊产业链中,鼓励农民入股分红,带动农民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在支农资金、公司收入分配等方面,酒坊将增值收益向农民等融合主体倾斜,确保农民在产业增值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图片5

渠道拓展,市场广阔

拓宽销售渠道是解决农产品售卖难问题的关键之举。梦溪原浆酒坊千方百计深耕市场,建立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构建市场营销网络,不断提升销售外向度。

——线上布局周密

梦溪原浆酒坊乘上“直播带货”的风口,紧跟“互联网+销售”的潮流,入驻知名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以新型销售模式赋能梦溪原浆白酒推广,全力提升梦溪品牌影响力,催化消费群体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还没进来就闻到里面酿酒的香味了。”随着镜头的聚焦,画面中俨然是梦溪原浆酒坊的外景,这是“多多”在一边拍摄一边向观众介绍酒坊。为加大宣传销售力度,将庞大受众人群转化为潜在市场需求,酒坊与当地网红“多多”进行合作,在抖音平台开设直播,展示梦溪原浆白酒的生产环节,既卖了货,也增加了人们对酒坊的了解。

第一次直播带货更有驻村第一书记余华凌亲自参与。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热烈反响,浏览量近80万,点赞人次1.4万以上,直接转发的人数突破千人,线上求购络绎不绝。

——线下体验新颖

梦溪原浆酒坊抓住新消费模式变化,关注追求新潮和个性、渴望快乐和满足的新消费主张,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酒坊鼓励当地就近消费者亲临白酒生产一线,品尝梦溪原浆白酒,亲眼目睹生产流程,体验白酒生产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

酒坊在江西师范大学的帮助下,多家校园商铺购买大量梦溪原浆白酒,或经销,或代销。酒坊在校内设立直销点,经由学校广泛发动,许多教职工慕名采购梦溪原浆白酒。

广阔的社会人脉资源形成庞大的市场需求。梦溪原浆酒坊拓宽体验式销售渠道,有效解决“难卖”问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从而越办越优秀,越办越出名。

“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方式扩展销售渠道,这正是梦溪原浆酒坊越办越好的重要原因。”樟树市店下镇党委书记杨魁松由衷感慨。

多渠道扩展下,梦溪原浆白酒年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至少25万元以上。

图片6

成绩斐然,前景光明

千淘万漉虽辛苦,三年硕果始得金。目前,梦溪原浆酒坊通过“产、学、企、研”融合发展,以各种销售方式,实现了近20000斤白酒全部销售告罄的喜人业绩。

站在新起点上,梦溪原浆酒坊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征程上面临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扩大梦溪原浆酒坊的产业规模,大力引进相关产业技术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的合作,充分利用高校智力和人才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做好长远规划,坚持创新绿色发展,以梦溪原浆酒厂为龙头,带动整个枫林村的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我相信,枫林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定会越来越好!”余华凌满怀自信地规划光明前景。

宏图绘就,号角吹响:

——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全力打造“梦溪”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优化酿造工艺流程,严格保证酒体质量;

——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助力销售,拓宽智慧零售的社群营销渠道;

——吸纳更多农民参与,促进农民稳收增收……

回首奋斗过往,梦溪原浆酒坊顺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点亮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成为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乡村产业的生动典范。星星之火在赣鄱大地上又一次燃起。

展望奋进征程,在当地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江西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充满信心,必将同广大农民一道,用干劲、闯劲、钻劲谱写产业振兴新篇章。(杨婧诗 潘骏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